以“两化”建设为抓手 夯实基层生态环境监管根基 |
||
|
||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紧紧围绕“两化”建设要求,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助力海盐生态环境治理提质增效。 一、紧抓涉企服务质效,全力提升营商环境。县生态环境分局强化源头管控,建立管理对象清单,开展诚信档案专项检查。结合“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浙里环评”项目信息,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定期调度项目环评进展,核实环评编制人员现场踏勘情况,避免挂证行为发生。加强环评质量问题复核,每年委托专家对已审批环评文件开展复核,建立环评编制单位群,及时传达最新法规政策要求,提升环评业务能力水平,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环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关于助企纾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实施“多评合一”“评证联办”、“打捆”环评、区域降级环评文件等改革举措,实现“简政”“优服”,缩短审批时限至少10个工作日,平均为企业节约25%费用,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已开展区域降级26次。 项目专家评审 二、提升企业自查自纠能力,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今年4月,县生态环境分局制定《“基准+驱动·双提升”生态环境赋能营商环境升级专项服务方案》,采取主动入企和应邀入企两种方式,开展以“企业需求为基准、问题解决为驱动,提升服务精准度、提升企业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对企专项服务,提升线下入企服务质量。大力推进“E企管”的普及使用,强化线上普法学法和学习积分兑换,并在线上环境管理医生模块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在线诊疗”。目前,“E企管”平台共有257部相关法律法规、205条典型案例及1686题环保题库可供企业学习,发出预警提醒 94408条,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在线诊疗”25次,切实提升了线上对企服务,拓宽了企业学习渠道,实现企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打造环保志愿者品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壮大环保志愿者力量,开展志愿者培训,组建1支入驻“志愿浙江”的环保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推进“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志愿活动,积极申报省级志愿服务组织小额资助项目,开展环保志愿者选树,宣传典型案例和志愿者事迹,架起公众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成立生物多样性志愿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