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在盐】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全文推介海盐“双减”工作经验 |
||
|
||
近日,全国“双减”工作专班发布了《“双减”改革每日快报》(2024年第161期),推介全国各省市、地区“双减”工作经验做法。我县“双减”工作先进经验《嘉兴市海盐县聚焦目标导向 打造优质“双减”教育生态》获全文刊发。以下是全文: 一是完善课后服务机制,实现提档增效。出台《海盐县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将课后服务纳入“双减”整体规划,打造“ 1+X”课后服务海盐模式,推动课后服务迭代升级。在1小时“ 自主作业” 时段,形成 “优化设计—作业公示—统筹时间—巡视指导—提档增效” 闭环管理,实现作业减量不减质,学生减负不减乐;在1小时“X课程”实施中,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发展需求, 发挥本校教师特长资源,引进校外优质课程资源,个性化定制“课后服务班级和个人课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是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实现减量提质。制定《海盐县中小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围绕作业的研究与布置、批改和讲评、控制与保障三大重要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突出教育局行政职能和教育研究中心业务指导功能,实行作业管理“双指导” ,提出“一根红线(作业总量),两张表格(班级作业公示表、作业抽查三联单),三方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维度(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管理格局。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控总量、提质量、强能力” ,定期召开初中学校作业管理视导推进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上级“双减”精神,并提炼典型学校作业改革与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全县推广。 三是完善师资培育机制,实现全面提升。海盐县创新卓越师资培养机制,启动县域一流学科团队创建行动,全力打造领军型专家型教师团队,建立“ 四阶七层”教师培养体系,着力发挥“青年教师成长营”和“盐云汇”两大培育平台作用,推动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学校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引进高校的相关培训资源,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提供个性化的三年学习课程和优质教师资源,因材施教,提升学校优秀人才培养水平。印发《海盐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教师关心关爱“六增六减”措施》,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和减轻教师非教学类负担长效机制,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切实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