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评价】海盐县2022年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
||
|
||
2022年,海盐县教育局在嘉兴市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在中共海盐县委、海盐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学校体育教育年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县域内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强保障,夯实体育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教育局建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和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海盐县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基础教育科。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县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实施,研究出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每年年初预算安排中列支体育经费,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今年,累计投入1126.69万元用于体育场地经费、193.09万元用于体育专用器材经费、133.31万元用于体育工作经费,充分保障学校购置体育器材、建设校园足球、修缮运动场地、开展体育活动。 3.增强师资力量。一是注重人才引进。明确中小学体育教师生师配比数及编制数,并监督学校足额使用,引进优秀体育人才,补充中小学校体育师资力量。2022年共引进体育教师4名,全县现有专职体育教师247名,兼职体育教师83名,体育教师生师比为148.7。二是注重师资培训,全年培训体育教师274人,提升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三是注重待遇保障。科学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不断发现和培养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今年共计表彰体育教师87名。 4.建设体育场馆。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基础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配齐配全各种体育器材,实施学校运动场建设规划,已实现学校塑胶运动场全覆盖。目前,全县中小学拥有200米—400米田径场41个,足球场39个,篮球场173个,排球场57个,体育馆23个,学生体质检测室42个,可供学生体育活动区域达3.6万平方米。 5.开放运动场地。要求各中小学校在保障学校安全、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向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团体组织开放学校体育设施。2022年,将户外体育场所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列入县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对7所小学11个校区的体育场地、物理隔离、专用通道与人脸识别安防系统、灯光照明、卫生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 (二)重常规,增强体育活力 1.严格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按照1-6年级体育与健康每周课时合计约710分钟(1-2年级4节,3-6年级3节),7-9年级体育与健康每周课时合计约310分钟(3节),高中体育与健康每周2课时的要求,开展常规性体育工作督导,确保学校体育课程开足开好。督促学校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布置家庭体育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的活动时间。 2.狠抓卓越师资建设。构建起校本研修、共同体联盟研修、县级研修的“三级”体育课堂研修体系,完善中小学体育课堂评价指标,将体育课堂教学从常规课堂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延伸。通过实施卓越师资计划,规范了体育课堂常规,丰富了体育课堂内容,增强了体育课堂吸引力,提升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2022年,组织开展县级以上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活动22次,其中小学段开展体育学科教研活动12次,培训教师358人次;中学段开展体育学科教研活动10次,培训教师297人次。 3.打造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工程,加强学校体育大课间特色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全县33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部成功创建为县级及以上体育特色项目基地学校,涵盖篮球、足球、举重、网球、排球、啦啦操、滚灯、自行车、击剑等共29个体育特色项目,完善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培养了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严考评,提升体育质量 1.严格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定全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细则,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实施。加强监测过程监督,组成县级督查组到校检查学校实施情况,确保监测工作规范进行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对测试成绩进行公布,对测试成绩优秀的学校进行全县表彰,并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评价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质量评估系统。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持续提升,2022年全县中小学体质健康评定等级百分比分别为:优秀率37.25%、良好率37.3%、及格率24.46%。全县学生裸眼视力不良率51.94%,其中幼儿园学段为20.59%、小学学段为44.19%、初中学段为76.86%、高中学段为88.1%。 2.开展体育学科质量监测。将体育学科纳入中小学学科质量监测体系,由县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监测组,到校实地开展电子化、标准化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体能和体育锻炼技巧掌握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将其作为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将监测结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学校领导干部和学校全体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根据上级部门关于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建立健全“学校自评、县级复查”制度,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规范性指标、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对学校进行横向与纵向多维对比评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到位,体育工作成效逐年提高。 (四)抓赛会,凸显竞技水平 1.主办赛事有计划。统筹安排县教育系统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上半年开展小学生篮球赛、羽毛球赛、啦啦操赛、体艺学科抽测,下半年开展中学生篮球赛、游泳比赛、乒乓球赛、足球赛,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报名比赛项目。2022年,全县38所中小学学校,累计千余人次参加了比赛,学校参与率达100%。 2.参与赛事获佳绩。积极组队参加市级排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场地自行车、足球、体操、柔道、击剑、跆拳道等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秦山小学在2022年浙江省跳绳精英赛中获得2金1银3铜,实小集团在2022年浙江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团体第四名,实验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城西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省足球特色学校 ,向阳小学和武原中学啦啦操队分别获全国啦啦操联赛和省中学生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一等奖,滨海中学自行车队在2022年9月进行的浙江省青少年场地自行车冠军赛中获得1金2银1铜,11月又代表嘉兴市参加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勇夺3金1银。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全县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虽然较上一年有增长,但与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距离,全县专职体育教师缺额为25人,且农村学校体育课兼职现象还较为突出。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全县已建成的高标准体育运动场地数量不多,目前仅有学校游泳池1个,标准田径场5个,44所学校(含分校区)仅有体育馆23个,尤其在学校足球运动场地建设方面,问题仍较为明显。下阶段,将继续加大体育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强新改建以笼式足球场为主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更好满足学生体育运动需求。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体育教育管理。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研究不足,造成全县体育教育特色学校数量偏少,学校体育特色不彰显,示范引领作用不大,体育教育成果不突出。下阶段,将加强调查研究、督查考评,引领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积极培育体育教育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