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分享:从《塔鱼浜自然史》谈起,如何写好“村庄”


  • 发布时间: 2022- 10- 21 08: 52
  • 信息来源: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在纸上,如何重建一个消失的村庄?近日,一场关于“村庄”的写作分享在张元济图书馆菊品斋展开,作家邹汉明以“由《塔鱼浜自然史》的创作谈起”为主题,为现场读者分享了文学写作心得。

“塔鱼浜”位于浙江省桐乡县西北二十里许,《塔鱼浜自然史》是邹汉明缘于故乡塔鱼浜拆迁之后所作的一部关于江南村庄的文学传记。活动伊始,邹汉明分享写作的两个心得,首先是要有写成一本完整的书的概念,而不是一本选集性的东西;其次写作要置于一种“风”之下,顺应风向,大势所趋,但也不能完全被它裹挟。邹汉明引用梭罗创作《瓦尔登湖》的经历提出现代文学的风潮是自然文学。

在邹汉明的笔下,一个小小的江南村庄却有写不尽道不完的趣事,全书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却满目锦绣,日常事物中寄寓的深意与暗旧调子里透出的新意互为表里。活动中,邹汉明分享了自己写好村庄的三大要素,分别是内容的选择、找到文本的结构以及语言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邹汉明选择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内容,在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回望自己的儿时记忆。文本结构则受到编写人文地理(嘉报副刊)工作经历的影响和地方志的启发,为真正做到写一部“自然史”,在出版前夕,删除了原稿中关于人物和器物的部分,这点也契合邹汉明老师此前提出的“要有写成一本完整书的概念,而不是一本选集性的东西”观点。此外,本书中还保留着一些当地方言,让全书更贴近当地村庄生活。

本次分享会对不少本土作者的写作大有裨益,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吴松良表示感触很深,他说道:“要当作家还是要有整体意识,写作时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叶生华表示:“浜”很多,但内在细节不同,因为写作的构思等影响写出的作品也不同,作品落脚点要低,接地气;安歌表示:这次分享拓宽了我的写作思路,村庄还可以写花、写树木、写古建筑,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童年。


信息来源: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