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骨灰存放场所建设和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
||
|
||
一、出台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为规范和加强我县骨灰存放场所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海盐县骨灰存放场所建设和管理办法》共分18条,重点对骨灰存放场所建设审批程序、整体布局标准、管理模式等进行了科学明确。 一是明确骨灰存放场所定义。指经县民政部门批准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所在镇(街道)、村(社区)内居民提供骨灰寄存的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包括安息堂、骨灰墙(廊)等。 二是规范了建设审批材料。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事项“八统一”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简化相关申请材料。所需材料精简为:镇(街道)申请报告;当地政府同意骨灰存放场所建设的相关证明资料;项目建设规划图;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三是制定了骨灰存放场所建设要求。遵循便民利民、交通便利、道路通畅、停车有序的原则;主体建筑外观大方,内部设置美观整洁,通风良好,间距适中,容量合理;骨灰格(穴)位全封盖(不露骨灰盒),材质以金属板或其它高强度耐火新型材料为主构造;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区、骨灰存放区和服务办公区,具体应包含有办公室、信息档案室、应急消防室、值班室以及无烟化处理焚烧炉、停车场等必要设施,有条件的可配套设立白事厅、灵堂、集中餐饮等附属设施;实行园林化管理,竣工后绿地率应不低于30%。 四是明确了建设补助标准。新建或扩建的安息堂,经验收合格并达到相关标准的,县财政按建安费用审定价的50%给予补助。提升改造的安息堂,按照审计后实际支出建安费用的50%给予补助。 五是规范了运作管理。从健全制度管理、采取信息化跟踪、采取社会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要配备1名以上专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骨灰存放登记、格(穴)位维护、秩序引导、环境清洁、安全巡视、绿化养护等事务。 六是取消了祭祀物品焚烧名目。倡导骨灰存放场所以献花、鞠躬、行注目礼等文明祭扫方式,禁止携带明火、冥纸、纸钱、纸扎等祭祀用品进入骨灰存放室;祭祀物品应在指定焚烧炉内进行无烟化处理。 三、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原《海盐县骨灰存放场所建设和管理办法》(盐政办发〔2014〕9号)文件同时废止。 四、解读部门及联系方式 解读部门:海盐县民政局,联系电话:86177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