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倾心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 |
||
|
||
■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通讯员 姚青 傅拥军 本报讯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近年来,海盐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抓紧抓实,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的养老、托育问题,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让老人和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努力书写“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民生幸福答卷。 近日,在武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北分中心),一场认知障碍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老人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开始了听口令找数字互动游戏。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游戏不仅能帮助老年人预防认知衰退,还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这里经常会举办适合我们老年人参加的休闲娱乐活动,大家特别喜欢到这里来。”78岁的枣园社区居民张卫群表示,此处还有为老助餐点位,不做饭时就来这里吃,饭菜味道好,价格也不贵。 去年2月,武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北分中心)正式投运,中心设有社区老年食堂,60至79周岁的海盐户籍老人用餐减2元,80周岁以上减4元。该中心还联合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和公益活动,包括便民服务、健康体检、手工制作等活动,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做到助老慰老、便民惠民。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海盐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6万人,老龄化率33%,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海盐聚焦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围绕老年人“急难愁盼”,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质增效,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目前,海盐县级层面设有3家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镇(街道)建成9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托、全托等六项服务。村(社区)层面建成107家照料中心,嵌入26家养老驿站,就近满足需求,构建起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同时,全县布局49家为老助餐机构(含5家老年食堂),形成城乡覆盖的助餐服务体系。今年,海盐将新增建设8个为老助餐点,计划于9月底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动动手指……”近日,记者走进武原街道托育园(滨海园),记者看到,老师正结合儿歌,带领10余名小朋友做着幼儿手指游戏,通过手脑互动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入园的孩子大多在18个月到3周岁,我们以养育照护为主,开设科学类、美术类、益智类等课程,推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武原街道托育园(滨海园)园长黄小燕说。 武原街道托育园(滨海园)于去年9月开园,备案3个班级,托位58个,上半年处于满员状态。园内活动区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按照婴幼儿特点,划分了活动区、睡眠区、阅读区、感统区等功能区域,桌椅、水池、柜子等设施全都以孩子的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设计。“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像家一般的温暖。”黄小燕说。 近年来,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海盐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多方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总目标,相继出台《海盐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海盐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奖补标准(试行)》《海盐县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认定办法(试行)》等政策,推进海盐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持续提升。 记者了解到,海盐将继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在推进养老服务方面,将优化设施资源配置,增强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持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聚焦“一小”方面,将继续优化供给结构,加强托育机构管理,统筹推动托幼一体工作,并继续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儿童类民生实事项目,做好儿童关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