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街道秀远公益街的“幸福磁场”密码 |
||
|
||
■撰文 王灵 叶梦云 2024年4月21日,海盐县首个由社区主导打造的纯公益主题街区——武原街道秀远社区“悦享秀远,邻聚空间”公益一条街正式开街。这条充满温情的街道,创新采用“以空间换服务”模式,集结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站、缦之妮公益手牵手关怀站等六个特色阵地,构建起覆盖全龄段的公益服务体系。一年多以来,这里已成为连接社区邻里情感、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载体。 多元阵地构建全龄服务枢纽 武原街道秀远社区2020年成立,辖区常住人口达1.2万人,却被缺乏专业养老、儿童活动空间所困扰。为此,该社区创新采用“以空间换服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公益一条街,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品质。 “2023年下半年,我们尝试‘以免费活动场地置换公益服务’的概念多方链接社会资源。”秀远社区党委副书记吴云飞回忆道。 创新模式得到了居民热烈响应,短短半年间,六个特色站点相继入驻: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站为爱牵线守护万家灯火;凤凰艺术文化交流站让美育之花开遍社区;厨娘共富创业支持站助力巧手妇女实现价值;巢氏围棋指导学习站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公益培训教育支持站助力点亮终身学习之路;缦之妮公益手牵手关怀站则成为守护银龄群体的力量。 “这六个站点各具特色,串联起‘老中青幼’的全龄服务链,既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吴云飞表示。 同时,为确保长效运营,秀远社区与各站点签订合作协议,由社区工作人员“一对一”对接监督,并创新构建“需求收集-服务供给-效果反馈”闭环机制,形成“资源互通、邻里互助”治理新格局。自开街以来,各站点已累计组织专业化服务活动220余场次,服务居民超过2500人次,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青年聚场 联结幸福 在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站的展示墙上,一组组生动的照片讲述了一个个爱情故事。该站点负责人宣雪宝向记者介绍:“这是活动的记录,更是幸福的见证。”说话间,她指向一张三口之家照片:“这对夫妻是我们促成的姻缘,孩子叫果果,就像是我们的工作开花结果了。现在,果果奶奶也加入了我们的志愿者红娘队伍。” 据了解,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站是最早入驻的站点,该站以“精准服务、专业护航”为宗旨,提供涵盖交友联谊、婚姻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服务。同时依托每月固定开展的两场相亲活动,构建起“以服务带动队伍招募、以招募拓展信息网络、以信息网络反哺服务”的良性循环模式。 在活动组织方面,该站推出梯度化活动方案,灵活开展多形态多场景婚恋服务,既有两人“微相亲”私密约会,也有百人规模的“旗麒·幸福里”大型公益相亲会,在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同时,也有效破解当代青年的社交焦虑。截至目前,该站已提供婚姻咨询服务8场次,举办各类联谊活动15场,累计服务超500人次,促成6对新人喜结连理。 桑榆驿站 温情守护 缦之妮公益手牵手关怀站在公益街具有独特地位,既具备常规站点的公益属性,还承担着秀远社区“街事会”的职能。 据悉,该站由爱心企业家沈红卫捐建,并联合多家爱心商户专为失独家庭提供支持。在这27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每月举办“集体生日会”,开展各类心理辅导和节日慰问等活动,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支持与情感陪伴。如今,这里已成为武原街道不少失独家庭的温馨港湾。 居民程阿姨刚参加了7月份的集体生日会。她丈夫早逝,儿子也因突发脑梗离世,生活的苦难和长久的独居让她习惯沉默。“程阿姨,过生日要开开心心的。”“我们大家伙给你唱生日歌。”闹哄哄的生日会,让程阿姨展露笑颜:“我很开心,感谢大家!” “老人们常常会在生日会上感动落泪。”秀远社区工作人员崔港伟表示,关怀站就是失独老人们的第二个家,用炙热的温暖化解他们的苦楚。“很多失独老人在这里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有的选择投身公益事业,也有人担任业委会主任参与社区治理。”崔港伟说。 作为公益街唯一兼具“街事会”职能的站点,秀远社区每月在此与居民协商议事。2025年7月刚刚投入使用的常宁景苑人车分离项目就是在这里经多次协商最终落定的。截至目前,该议事点已汇集民情民意40余条,推动解决30多项居民关切。 除了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站、缦之妮公益手牵手关怀站之外,凤凰艺术文化交流站、厨娘共富工坊、公益培训教育支持站、巢氏围棋站均在公益街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龄段公益教学赋能,不仅构建起社区资源共建共享、弱势群体技能提升的支撑网络,更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居民精神生活富足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以创新公益模式激发社区内生动力的实践,也正在让‘美好生活向往’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温暖日常。”武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