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持续深化流动儿童关爱服务


  • 发布时间: 2025- 08- 14 09: 10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杨易霖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海盐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海盐生活。为破解流动儿童关爱保护难题,海盐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与服务供给,社区与企业携手发力,用贴心举措打破隔阂。

据悉,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双方或一方离开户籍地,跨县域异地居住或生活6个月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近日,在海盐中达联合控股集团内,记者看到一场文化汇演正在进行。舞台上,孩子们的歌声清亮,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喝彩。

据了解,中达集团拥有大量外来职工,为解决他们暑期带娃难题,该公司主动开办暑托班,吸引众多职工子女参加,其中新居民职工子女占比达 46%以上。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除了各类教学、活动设备设施的增加外,中达集团还采取了窗户安装限位器、增加门禁、全程监控等多项安保措施。

“暑托班组建了近六十人的值班志愿者队伍,每人进行半天的脱产服务,主要服务孩子接送、就餐、突发情况处理等事宜,同时配备专业后勤保障人员,保障卫生、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等。”中达集团妇联副主席曹雅红表示。

无独有偶。在位于武原街道的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嘉兴新维液压缸有限公司内,一场社企联动的“小候鸟赋能”活动正火热开展。武原街道文星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辖区内的10名流动儿童走进国检检测,通过课堂实验让小朋友们了解检测技术的魅力,增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我们组织流动儿童,通过了解企业文化、体验实地岗位体验,帮助流动儿童树立职业理想并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文星社区党总支委员周栋栋说。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面向辖区内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通过开展入企参观、职业体验、技能小课堂等活动,实现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对海盐的归属感。

“我们通过打造‘星动力’的成长项目,在家庭教育、隔代育娃、社区融入等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关爱赋能服务,让新居民家庭感受社区的关心关爱,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周栋栋说。

近年来,海盐持续深化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设立流动儿童权益观察点、打造流动儿童特色项目、提供家门口“一窗式”政策导览服务等举措,加快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社区融入、朋辈融入。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