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职业教育优秀成果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名单 |
||
|
||
■全媒体记者 王培薇 通讯员 陈海东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县教育局获悉,由县教育局、海盐职业教育中心报送的《种地吧,少年》短视频上榜教育部第二批“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名单。 据悉,第二轮“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征集与宣传活动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74个优秀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短视频的宣传推介,旨在进一步推动当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此次入选的典型案例短视频《种地吧,少年》聚焦00后青年周凡越的“新农人”成长之路。周凡越是海盐职业教育中心汽修专业毕业生,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他在于城吕冢村,办农场、种粮食,开了一家凡越家庭农场。面对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他不仅能熟练驾驭,更练就了修配的过硬本领——这正是职业教育赋予他的扎实技能基底。 种地的挑战远超想象,无论是土壤改良,还是农时把控,每一项都需要从零学起,周凡越一边扎根稻田实践,一边继续自学农学专业,积极参与各类农机操作、无人机植保等技能培训,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科技手段灵活运用到田间地头,生动诠释了“新农人”的时代内涵 周凡越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特别是有志投身于“三农”事业的年轻人。作为当地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海盐职业教育中心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紧扣县域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师资、设备、课程体系等资源优势,学校注重“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深度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据了解,海盐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全日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在校生4300余人,共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信息工程与电子、金融服务与贸易、人文艺术与旅游”四个学部。学校立足办学历史,结合地域文化,凸显职教特性,以精彩·德育的德育模式、学做融汇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中高融通的育人模式,努力建设“对接企业离不开”“同类学校都认可”“学生发展可持续”的现代化中职学校。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让更多像周凡越一样的年轻人,既能扎根农村,又能带着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赋能农业,成为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乡村振兴生力军。”海盐职业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农业企业、镇(街道)的合作,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海盐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惠及农村、助力农业、服务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