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56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徐建群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海盐县已构建起完善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形成“县有处理厂、镇有中转站、村有收集点、户有分类桶”的一体化格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在此基础上,海盐县从垃圾收集、运输管理、宣传教育等多维度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完善垃圾收集设施与机制,答复如下: 海盐县以“一户两桶”为基础,为农村每家农户均配置易腐垃圾(绿色)、其他垃圾(灰色)两个垃圾桶,针对人口多、垃圾产生量大的家庭,可按需向村委会申请增加垃圾桶数量。同时,依据村庄实际布局,在2828个自然村落公共区域及村部等地增设有害垃圾(红色)、可回收物(蓝色)分类桶,实现分类设施全域覆盖。2024年,全县新购置农户分类桶12277个,通过定期排查更新破旧垃圾桶,保障设施持续良好运转。此外,海盐县着力构建专业管理队伍,加强对各村(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业务指导,依托“四个平台”,打造镇有考核员、村有监督员、组有劝导员的管理架构,并组织各村(社区)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负责入户宣传与投放指导,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二)针对升级垃圾运输设备与管理的建议,答复如下: 海盐县充分发挥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可追溯系统优势,为垃圾收集运输装上“智慧大脑”。目前,已配备434台(套)智能可追溯系统收集车,覆盖全县88个村(社区)的5.8万余户农户,实现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收集到运输全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管控与精准追溯,将数字化改革成果深度融入农村生活垃圾“投收运处”环节。在运输管理方面,海盐县严格把控企业资质审核与运输过程监督。企业申请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许可时,需对其车辆信息进行实地勘察,要求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全密闭,今年以来,对3份车辆条件不达标的申请责令整改,整改达标后再进行许可,共计发放许可15份。同时,由县相关部门牵头,每季度开展城乡环卫“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检查,重点监督垃圾清运过程中遗洒、混收混运及密封运行情况。此外,建立镇(街道)、村、公司三级管理制度,将环卫设施设备检查与保洁公司经费挂钩,督促保洁公司高质量完成垃圾清运任务。 (三)针对加强宣传教育与村民参与的建议,答复如下: 海盐县通过政策引领与多元宣传相结合,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出台《海盐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构建镇(街道)、村、组、户四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在宣传推广上,充分发挥“报、网、端、微、屏”等媒介矩阵作用,制作宣传品、小册子,编印垃圾减量分类指导手册和宣传折页,并推出“三毛话分类”等通俗有趣的宣传内容,实现全方位、立体式传播,大幅提升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同时,以文化礼堂、党员中心户等为阵地,开展垃圾分类比赛、“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让“人人知分类、人人会分类”成为农村生活新时尚。 三、办理过程 (一)研究提案。4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该提案,即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4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委员联系,准确了解提案的意图。 (二)沟通讨论。4月深入了解提案背景及意见,并在充分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深化相关内容。 (三)提案办理。5月我局起草提案办理复文,征求委员意见。 (四)提案答复。6月我局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委员,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