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政企合力激发外贸新动能 |
||
|
||
■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通讯员 李洁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海盐广大外贸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主动破局求变,相关部门主动服务、靠前指导,通过搭建跨境电商平台、组织企业参展等方式,持续激发外贸新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县实现外贸出口171.2亿元,同比增长8.5%,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当前,跨境电商正成为海盐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在线下业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今年,位于武原街道的嘉兴海发进出口有限公司决定发展主动型业务,把跨境电商做大做强。 “2017年,我们就开始接触跨境电商平台,已有抖音、淘宝等线上销售渠道。今年,我们聚焦线上领域的市场开拓,打算在跨境电商方面大展身手。”该公司分管经理张徽说。 据了解,嘉兴海发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销售五金、家具、服装、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等的综合型进出口企业,目前主要市场在欧洲。2025年,企业有信心将跨境电商市场的销售额做到1000万欧元。 “今年4月,我们和义乌一家企业达成合作,将在抖音平台开展服装产品的直播与销售。”张徽说,她们还计划在杭州成立事业部,组建30多人的销售团队,针对欧洲、中东等市场设立专门的线上平台,销售中高端产品,实现国内外市场“两手抓”。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县实现网络零售15.7亿元,同比增长17.4%。 据了解,为推进跨境电商业态发展,今年3月,海盐正式启动枣园大厦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建设。 “目前正在进行1至3层的公共区域改造,未来还将在内部建设选品中心、公共直播间等配套设施,计划引进专业跨境电商运营机构,加快招引深圳、杭州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盐积极加强跨境电商主体梯度培育,联合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国内电商等企业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已累计开展6场跨境电商活动,全县开展跨境电商应用的企业超220家。 如果说电商平台为外贸企业搭建了一条“空中丝绸之路”,那么线下展会则是让企业与客商实现了从“屏对屏”到“面对面”的转变。 “从展会回来,手里攒了不少新客户的对接需求。”“参展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将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国际展会。”……近年来,不少海盐企业借展会拓市场、寻商机、拿订单。 位于通元镇的浙江恒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完今年的春季广交会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制一批价值70万美元的纺织面料,发往西亚和北非地区国家。 “参展对企业收获很大。下半年,我们仍将继续参加秋季广交会,希望能争取更多展示空间,将新品推给全球客商,拓展更多新兴市场。”该公司总经理姚雪平说。 为帮助外贸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助力企业出口转内销和海外市场开拓,今年以来,海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将36个境内外展会纳入2025年首批重点支持境内外外贸展会目录,目前已组织超170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同时,向上争取广交会展位,帮助40家企业获得第137届广交会展位80个。组织1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嘉兴首场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联合市商务局举办“外贸优品进校园”活动。 此外,海盐紧紧围绕‘稳拓调优’制定工作协调机制与专项政策,组建了19个专项服务组,深入开展全覆盖走访服务,助力企业解决“走出去”难题。同时,加快政策兑现,上半年已兑现资金超1700万元。 “下半年,海盐将围绕拓展外贸增量、助企拓展市场、加强服务保障三个方面,加大外贸招引力度,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全年力争组织500家次企业参展,新增出口15亿元以上。”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