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函


  • 发布时间:2025-07-03 08:42
  •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县政协文艺(新闻)界别活动组:

你们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茶资源,破解小散弱,做大海盐茶品牌的建议》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茶叶种植面积1850余亩,为嘉兴市茶叶唯一产区。主要以绿茶为主,红茶次之。以扁形绿茶(龙井茶)炒制工艺为主,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长短大小均匀整齐、香气鲜嫩、馥郁持久、汤色鲜嫩明亮、滋味甘醇鲜爽。全县共有14家规模茶厂,注册商标11个。其中“绿里香”茶叶连续多次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和“浙江名茶”称号;“兰丰香茗”2006年被认定为嘉兴市名牌产品,2011年被认定为嘉兴市著名商标;2015年“兴丰”绿茶获评嘉兴市农产品展销会优质产品奖金奖,2017年“兰丰香茗”品牌获得“嘉兴老字号”称号。2020年联丰茶厂获得“嘉兴市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嘉兴市手工制茶名师工作室”;2023年六里鸿安茶厂负责人陈姚英当选第四届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理事,生产的鹰窠顶牌青顶茶被中国茶叶学会办公室遴选为“茶业专业人才培养”指定培训茶样。

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演艺、文创、研学、旅游等业态良性互动、业态融合、引领文旅消费的新场景。以著名海盐籍作家余华老师为紫云提名的“文城茶——紫云茶院出品”为亮点,设计出海盐手工绿茶与海盐作家作品相融合的联创产品——“文城”春信茶礼,2024年获评嘉兴市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三等奖。2025年馨文茶厂的作品《“秦兰山”牌山红茶》荣获“潮缘山水多彩非遗”嘉兴市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入围奖。

海盐茶叶历史悠久,多年来获得不少荣誉,但总体规模不大,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茶园面积小、产量少、产值低,规模生产茶园面积只有962亩,茶园多建于丘陵地带,不利于机械化养护管理,采摘完全依靠人工。且茶叶品牌运营水平不高,茶文化宣传不够,销售范围窄、产品形式较单一。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对于振兴我县茶叶产业的高度重视。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做好顶层系统设计的建议

目前,我县以振兴海盐茶叶为目标,统筹发展茶产业、茶文化,推进绿色化种植、品牌化运营、融合化发展,对县茶产业做初步整体规划。一方面将依托海盐茶产业联盟树立区域品牌,统一将全县茶叶品牌整合为“海盐茶叶”,全力将其培育成具有海盐特色的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并制定统一的品牌使用规则,完善品牌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注重茶文旅融合,规划茶文旅专线。根据茶场资源特色与当地自然风光,将丰义村、南北湖景区部分茶园区域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为茶文旅综合体,宣传海盐茶文化。同时,根据茶企具体需求,科学制定扶持海盐茶叶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优化融资环境,支持土地流转,开展茶叶特色保险,给予政策优惠,培优扶强重点企业,提高茶行业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上的竞争力。

(二)针对抓好产业链质提升的建议

在建立企业合作机制方面,我县积极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去年,由县农业农村局和县科协牵头,联合14家茶企以及茶产业人才,组建成立海盐县茶产业联盟,促进茶产业协同发展。由海盐紫云茶院与本地茶厂合作推出“澉山·初绿”品牌,其在采摘、制作工艺、包装等方面下足功夫,市场反响不错。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局努力培育壮大茶产业人才队伍。去年我县通过邀请陈宗懋院士来盐座谈交流,将茶产业从业者列入高素质人才培训对象,组织茶企赴国际茶博会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松阳茶叶交易市场等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等方式,有效地培育了一批优秀茶产业人才。下一步我局将利用联盟优势指导茶农进行茶园改造,优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更新茶叶生产加工机器,与本地食品加工企业接触,探索开发各类茶饮、茶食产品等新产品,统筹做好茶叶的生产种植及后续深加工环节,深化海盐茶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今年继续邀请陈宗懋院士团队专家来盐举办茶叶培训班,并组织赴杭州茶博会等地学习2-3次,开展茶叶加工方面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力争打破目前茶产业从业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针对茶产业发展维度抓好品牌策划推广的建议

在推进企业合作平台,打造区域性公用品牌方面:去年成立茶产业联盟,邀请海盐籍院士陈宗懋担任联盟顾问,加强科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今年,拍摄多条短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宣传海盐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以及泡茶、品茶等海盐特色茶文化,扩大茶叶宣传范围,提升品牌影响。下一步将设立子母品牌,将众多品牌统一为一个商标,子品牌规格化、系列化。以联盟名义制定统一的品牌使用规则,完善品牌标准体系,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档次,提升品牌价值。

在推进茶事空间建设,提升体验群体粘合度方面:我县目前有7家县级非遗茶空间,设有茶事活动室内空间面积约4100平方米。今年申报“紫云茶院”列入省级非遗茶空间,结合我县非遗茶空间建设,在紫云茶院开展茶艺、茶叶审评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根据二十四节气在图书馆开展数次展示展览活动,分享“点茶”的历史溯源、主要器具和制作特色,演示宋代点茶步骤,让茶文化爱好者体验点茶和品茗,在视、听、品中感受非遗的魅力,萌发对茶文化的热爱之情。通元镇在丰义村开工建设茶文化综合体,总建筑面积2780.5平方米,是一个融合了茶厂、研学、商业和社交的多功能场所。一层为茶厂、配套服务、商业及展销,二楼以研学为主,三层为茶文化体验及配套办公等,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序列。项目预计今年7月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年产出约120万元,为周边茶农带来就业和收益,同时有效带动丰义景区整体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南北湖景区围绕“春茶采摘体验”,连续举办“一起来采茶吧”亲子采茶活动,数十个家庭一起参加识茶、采茶、卤茶叶蛋活动。丰山村、丰义村入选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并都有以茶为主题的景点,如丰山村的梯田问茶、丰义村的山居问茶。下一步,将联动通元镇茶文化综合体、雪水港小米粒馆、四个茶园等场景,合理开展采茶体验、茶园观光、制茶技艺展示、茶食体验等趣味活动,串联起丰义村、雪水港村两条茶园文旅线,打造出集体验、加工、展示、旅游、休闲、研学于一体的理想目的地,持续推进茶文化宣传,深化茶文旅融合。

三、办理过程

(一)研究提案。3月,我局收到该提案,即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4月,我局与提案委员进行了联系,准确了解提案的意图。

(二)沟通讨论。4月,深入了解提案背景及意见,在与提案委员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深化相关内容。

(三)提案办理。5月,我局起草提案办理复文,征求提案者意见。

(四)提案答复。6月,我局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提案者,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3日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