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函


  • 发布时间:2025-07-29 16:17
  •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 浏览次数:
  • 打印

九三学社海盐县基层委:

你委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县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建议》提案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发展检验检测行业,在行业管理上,帮扶指导和行业监督并重,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检测机构兼并重组,实现人员、资金、设备、客户资源等多方位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全县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龙头企业带动明显,现有通过CMA认证的企业9家。2024年,我县检验检测行业总营收20075.5万元,利润总额4148.82万元,全年检验报告数242328份。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实施创新驱动策略,全力助推主导产业做强”的建议

我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壮大检验检测行业,县国检检测特种材料和零部件测试与评价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创新嘉兴 优才支持计划”骨干型技术创新团队。依托我县医用同位素产业优势,创新谋划核医学检验检测产业布局,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在我县设立放射性药品检测机构,吸引国内外医药检测龙头企业入驻,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检测需求。同时,探索与大城市检验检测企业合作,通过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等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市场需求。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鼓励检企合作研究新兴领域的检测技术,研发高端检验检测设备,同时依托我县独一无二的医用同位素产业优势,以主导全链条产业格局的决心,加快核医学检验检测产业布局,深度参与标准制定,紧盯招引国内外医药检测龙头企业,全力助推主导产业做强。

(二)关于“实施整合发展策略,加快实现行业做强做优”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全力提升产业规模能级,积极推动检企共生,全面梳理企业需求和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清单,促进检验检测深度融入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时,鼓励县内头部检验检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向一站式多领域服务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国检公司在核电、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持续深耕,在全省高端制造领域探索发展检验检测能力,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引领行业整体规模提升。2025年3月,嘉兴市方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与法狮龙家居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装配化装修材料实验室,打造区域建材产业技术检测标杆,努力争创国家级实验室。2025年,国检检测年检测5万批次军工、航空、能源材料及部件技改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形成年检测5万批次军工、航空、能源材料及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3000万元,年利润2045万元,税金994万元。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培育壮大头部企业,鼓励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整合资源,向一站式多领域服务方向发展,同时加强配套精准招商,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周边大城市外溢效应,加快实现行业做强做优。

(三)关于“实施精准扶持策略,健全资源要素保障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持续靶向发力,全力扶持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纳统入库的检验检测企业给予奖励;对首次取得CNAS认可,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利用科创中心、产业园区空置厂房等,通过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孵化和培育检验检测企业。同时,我县成功组建规模为1亿元的科创人才股权投资基金,助力检验检测等科技行业成长。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加大检验检测行业培育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各类主体建设公益性检测项目,继续充分利用科创中心、产业园区空置厂房等园区配套,通过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孵化和培育检验检测企业,着力健全各项资源要素保障机制。

(四)关于“实施人才引领策略,着力夯实人才培育根基”的建议

我县持续系统打造检验检测行业人才支撑引擎,重点面向核电、紧固件、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精准人才招引,并推动国检检测等龙头企业与嘉兴学院共建人才培育计划,开设合作办班,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支持企业建立技能等级自主评价体系,谋划给予相关培训补贴。同时实行多元激励机制力争生态留才,对主导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浙江标准、“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企业,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品字标”认证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实施人才引领策略,支持企业完善专技人员能力评价和继续教育机制,鼓励开展各类校企合作培养后备人才,落实高端人才的职位薪酬保障和成果奖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力,着力夯实检验检测人才培育根基。

最后,感谢你委对我县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你委继续关注海盐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王伟康,联系电话:0573-86110114)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