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开展“议事国际范 协商在‘县’场”活动


  • 发布时间: 2025- 07- 21 09: 04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本报讯 “这种对话氛围,能让我更直观理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近日,海盐县政协举办“议事国际范 协商在‘县’场”活动,4名浙江工商大学国际学生和2位在盐外国友人受邀参加,沉浸式体验中国式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县政协主席陆忠祥参加活动。

“我上个月参加了海盐的一场‘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印象深刻。和我们国家不同的是,这种协商非常包容,大家可以在现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来自伊朗的马吉亚说。马吉亚在海盐生活了7年,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高级讲师。

俄罗斯留学生王鸫丽在观摩了海盐县政协联系界别群众服务站、通元镇“民生议事堂”微课后,对海盐乡村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了解了很多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内容。在我的国家,也有许多传统村落面临发展难题,海盐的经验证明,尊重每一个群体的声音,就能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道路。”王鸫丽说。王鸫丽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是一名拥有众多粉丝的视频博主。她把在海盐的所见所闻分享到了短视频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海盐、走进海盐,很多粉丝表示要来海盐游玩。

今年,县政协与浙江工商大学开展校地合作,邀请留学生参与“民生议事堂”活动,为协商议事拓展国际化视角。当天,县政协与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订协议,共建协商民主基层实践教学点,首批实践点为通元镇和沈荡镇的民生议事堂。

根据协议内容,校地双方将联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和“走进政协”活动,并围绕基层民主协商、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促进人文交流,推动理论研究等。“学院将组织中外学生团队,以观察者、参与者、传播者的身份深入海盐,通过课题研究、案例总结、社交媒体分享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相信这种‘沉浸式’的民主体验,能够增进理解,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彬彬说。

去年,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天落作为全省首批文化特派员入驻海盐。此后,丛天落多次带领留学生来到海盐参与基层协商,进一步拓宽海盐基层治理国际视野。“中外学生、村民代表与政协委员围坐一堂、展开讨论,留学生提出的多语言导览、跨境直播等建议,与海盐当地的务实规划碰撞出火花,这种‘国际视角+本土实践’的协商模式促进了双方的互动和交流。”丛天落表示,此次校地共建协议的签订,让这种现场协商形式有了长效机制,未来将以“国际学生乡村课堂”为载体,让海盐的治理经验通过民主议事的鲜活实践走向世界。

“邀请国际友人参与基层协商,在共商发展大计中融入多元文化视角,这更有利于我们讲好海盐故事,为海盐提升发展能级开辟新的渠道。”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县政协不断丰富“浙里协商”基层实践、对外展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有益探索。接下来,县政协将邀请更多外国朋友参与政协组织的各类协商活动,亲身感受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魅力。

截至目前,县政协已在通元镇丰义村、秦山街道永兴村文溪坞、沈荡镇、武原街道成功举办4场外籍人士走进“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

据了解,去年,海盐与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与乡村课堂项目,邀请留学生代表深入海盐,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农耕传统,感受中国乡村发展的魅力,实现“文化对接”。截至目前,海盐已开展“乡村课堂”活动10余次,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留学生参与。今年以来,县政协依托“乡村课堂”这一平台,结合外国留学生专业领域和关注话题,聚焦乡村发展、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陆续邀请了40余位来自美、英、俄、韩等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居民参加政协活动。

“前期在通元举办的‘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邀请了外国留学生参与聚焦大丰山片区开发建设带动乡村共富等主题的议事协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角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通元镇党委副书记李波感触深刻。

近年来,海盐持续推进国际传播体系改革,积极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让更多国际友人通过亲身经历,向世界介绍海盐,传播海盐好声音,讲好海盐好故事。接下来,海盐还将通过定期邀请国际友人来盐开展教学实践、推荐优秀国际学生赴海盐企业实习等举措,让更多人了解海盐,让海盐这座小城越来越有“国际范”。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