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籍院士返乡助力高分子产业创新发展 |
||
|
||
■全媒体记者 沈昕怡 通讯员 戈丽雯 周敏杰 本报讯 近日,一场主题为“高分子流变学与专用树脂的研发”专题讲座在海盐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海盐籍科学家杨玉良回到家乡,为海盐高分子产业领域带来前沿知识与创新理念。 在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聆听了讲座。杨玉良围绕高分子领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展开讲解,深入分析了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思路、性能优势以及应用前景,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 杨玉良是我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1952年11月出生在澉浦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谈及高分子领域,杨院士表示,高分子材料用量庞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华帅特企业规模虽然不大,却专注高精尖领域。他们研发生产的很多产品,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都做不了。”杨玉良告诉记者,希望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能够帮助海盐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做到世界领先。 据了解,华帅特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深海及航空领域。去年,在县科协的牵线搭桥下,华帅特与杨玉良院士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今年又申报了浙江省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目前已经完成公示。 航天、深海等领域对产品技术指标要求极为严苛,相关技术难题曾是企业研发路上的“拦路虎”。“日常研发工作中,一旦遇到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我们就会向杨玉良院士请教。去年在他和团队的帮助下,公司成功研发出可应用于深海一万米以下环境下的有机玻璃,攻克了极端环境下材料厚、压缩比小的关键难题。”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根华表示。 近年来,华帅特在创新领域成果显著,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企业已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6.7%,远超行业平均3%的水平,为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接下来,公司还将与杨玉良院士团队在航空、光学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殷根华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