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创新构建“一点一员”观察网络 |
||
|
||
■全媒体记者 俞书铭 李靠 本报讯 “周老板,每天的快递量如何?”“居民们反映了什么问题?”……日前,记者找到海盐县武原街道海兴社区党委书记蒋群贤时,她并不是在办公室内,而是在人才小区门口的一家超市里和店主周威“唠家常”。超市内设有快递驿站,日均收发快递超600件,每天都有大量居民来取件,因此这里也成了蒋群贤了解社区“晴雨表”的好去处。 目前,海盐试行社会观察员制度,首批18名观察员上任。作为海兴社区党委书记的蒋群贤也多了这个新身份。这个不拿工资的“兼职”,却让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能等着问题上门,而是要主动发现问题。”她是这样理解观察员的职责。 “快递驿站就是我的‘民情雷达’。”蒋群贤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信息。人才小区90%是新居民、金色江湾出租房人员流动频繁、向阳小学海兴校区明年开学......这些情况是她每天“逛”出来的。在她看来,超市店主、快递小哥、物业保安是天然的“信息员”,他们的只言片语里往往藏着社区的“晴雨变化”。 “小区里有户人家经常传出动物叫声。”前几天,“信息员”的一句闲聊引起了她的重视。实地走访后,蒋群贤发现这户人家不仅违规饲养了17只鸽子,还在阳台外搭建鸽笼。“这不仅是扰民问题,更涉及安全、疾病防控等问题。”蒋群贤先通过社区网格系统了解该住户信息,然后与综合执法、物业人员上门走访,既向住户讲清法规要求,又帮忙妥善安置鸽子。 “社区治理像中医把脉,既要找准症结,又要讲究方法。”谈及日常工作,蒋群贤有自己的一套法宝,即“望闻问切”工作法——望,是观察社区环境变化;闻,是倾听居民闲谈碎语;问,是主动走访了解需求;切,是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在她的推动下,社区建立起“1+N”观察网络,15名网格员化身“民情探头”,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这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机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海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放,蒋群贤通过走访发现,辖区60岁左右的“年轻老人”更多,他们希望服务中心能兼顾照看孙辈。于是,她大胆提出“全龄服务”理念:白天是老人的书画课堂,傍晚变身亲子课堂,原木色家具营造出家一般的温馨。“社会治理不是闭门造车,而要读懂民心所向。”蒋群贤说。 “社区工作就像绣花,针脚密了才不会漏针。”这位有着23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坦言,社会观察员的新身份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基层治理不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能否在问题萌芽时就察觉它、疏导它。 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盐正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构建“一点一员”观察网络,通过科学设立观察点、建强观察员队伍、优化联动办理机制,实现基层治理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今年以来,通过“一点一员”已累计报送社情民意40余条,推动民生项目实施5个,推荐好人好事2次,发现并协助处理邻里纠纷等事项24件,办结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