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核关联产业对接及核技术应用推广活动在海盐举行 |
||
|
||
■全媒体记者 王培薇 本报讯 昨天上午,浙江省第二届核关联产业对接活动——核技术应用推广在海盐举行。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核医学诊疗与转化)研发中心主任李思进,浙江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动办副主任冯华东,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及核电关联领域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海盐县委副书记、县长顾秋莉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现场,发布了《关于推进浙江省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由浙江省委军民融合办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包含制定背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多项内容,为推动浙江省医用同位素产业的规模化、创新化发展作出了指引。《意见》指出,到2026年,保证6种以上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应、5个以上放射性药物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 活动还进行了10个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相关核技术应用领域专家作主旨发言;海盐与苍南进行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介绍等。 顾秋莉在致辞中表示,海盐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是全国工业百强县、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经济百强县。此次活动的举办,为海盐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发展的机遇。海盐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技术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共同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海盐也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企业家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让企业家在海盐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近年来,海盐携手秦山核电,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团队、大型医院等构建“同位素研制-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全链条国产化体系,海盐集聚核电及其相关产业企业130家,总产值近350亿元,并实现同位素研究、生产和药物研发装备以及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等产业链的全覆盖。 据了解,目前,海盐已有同辐、诺华等一批同位素相关企业项目26个,总投资超90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初具雏形,率先实现一批同位素产品国产化,计划到2027年,8个常用医用同位素将在海盐实现国产化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