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新增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时间: 2025- 05- 12 09: 08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沈昕怡   通讯员 顾冬韵

本报讯 日前,第八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海盐共有8个非遗项目入选。

第八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51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七个类别。海盐入选的非遗项目包括澉浦锣鼓、通元剪纸、尺糕制作技艺、古法和香制作技艺、关网捕捞技艺、黑猪肉传统加工技艺、木杆秤制作技艺以及冯氏骨伤疗法,新入选的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嘉兴市前列。

位于朝阳西路南塘琴苑的金氏秤店,店主金彩英从1984年开始学习制作木杆秤,一直坚持到现在。“木杆秤的木料选材十分讲究,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如柞栎木、红木等,以保证秤的耐用性和准确性。”金彩英告诉记者,制作木杆秤还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刨杆、钻孔、钉秤花、上色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细处理,不能有任何马虎。

木杆秤作为传统计量器具,称量准确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这门古老技艺传承的关键。“秤星定不准,用它称量东西是对买卖双方的不负责。”金彩英一边小心翼翼地镶嵌秤星,一边向记者说道,只要自己还有余力,就会把店铺一直开下去,让这份传统技艺延续下去。

据县志记载,海盐制香文化历史悠久。孟霞娟是古法和香制作技艺的一名传承人。近日,记者来到孟霞娟的工作室,看到她和团队成员正赶制河南博物馆订购的端午节香袋礼品。

据了解,古法和香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需要经历选材、研磨、过筛、练泥、醒泥等一系列流程。“我们在原来古法和香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原料运用,在原来天然香料的基础上,创新配方,进一步提升香气的层次感。今年的1至4月,已销售3000多公斤的成品。”孟霞娟说。

据了解,目前,海盐已建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的国家、省、市、县、镇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拥有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57项,县级项目104项,镇(街道)级项目72项;省级传承人11名,市级传承人48名,县级传承人101名。接下来,海盐将有序实施项目保护计划,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