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张元济图书馆 | 法定代表人 | 詹志浩 |
住所 |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文昌东路6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3126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224.44 | 期末数(万元) | 3313.9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文献、报刊、金石拓片、音像资料采编与储藏,图书资料借阅,图书资料网络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管理,文献数字化处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期刊、资料编辑出版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2447103029XE | 举办单位 | 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张元济图书馆全面贯彻落实“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服务体系,夯实基础业务,深化品牌服务,关注特殊群体,努力提升大众阅读的内容质量,提升图书馆阅读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阅读服务与各类读者阅读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阅读服务的普遍均等。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全县总分馆已累计接待读者150余万,外借册次93万余册,新增图书7.3万余册,办理新证7千余张,嘉兴人才卡导入10万余张,总馆举办各类讲座、沙龙138场,展览25场,开展公益性培训55场,巡展101场,送讲座下乡31场,开展其他线上、线下宣传服务活动500余次。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先争优一、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1.智慧书房,礼堂书屋建设继续推进。市级考核新建1家智慧书房,10家礼堂书屋,年初计划智慧书房是武原天宁寺社区,礼堂书屋新建分别是通元村、凤凰社区、保山村、聚金村、尤甪村。目前,通元村、凤凰社区、尤甪村已完成。2.调整考核细则。因县级政策调整,第一时间调整了《调整张元济图书馆镇(街道)分馆、村(社区)分馆(礼堂书屋)考核办法》。3.申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的发现“书香城市”活动,通过对52项指标的梳理,7月底前,完成了所有台账资料的整理与平台上传。二、张元济图书馆总馆日常服务工作1.文献入藏情况。总计图书资料6万余册。其中集中采购两次,分别是杭州书展集采及新建智慧书房、礼堂书屋集采,全县各镇(街道)更新图书3次,约3万册。2.文献流通情况。总分馆共外借图书86.8万余册,总馆借阅约30%,分馆及各书房、书屋70%,少儿借阅量已经远远大于成人。另外,新华书店借书2000余册,与新华书店合作,开展“全城寻找张元济图书馆阅读锦鲤”活动,每季度借阅量达到30册,年度借阅量达100册的读者都有机会获得新华书店书卡奖励。还开展了“我最喜爱童书”进校园活动,今年合作学校为三毛小学。3.汽车图书馆延伸服务。汽车图书馆有计划开展送书下乡进企活动,对各图书流通点进行图书更换,累计开展送书下乡活动120次,送去图书3万册。4.特藏文献服务。完善地方文献征集、保护、收集登记制度,通过寻访、加强宣传等方法多渠道分级分类收集各类地方文献,对收集的特藏文献及时整理编目上架,供读者查阅,2024年全年征集特藏文献435种678册,较上年有大幅提升,接受商务印书馆捐赠2000余册。6月底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展《张元济与交通大学史料汇编》新书发布研讨会,出版《张元济研究》内刊2期。5.数字资源服务。电子阅览室接待上网读者11633人次,读者上网累计时间2万余小时。数字资源访问量30余万人次,下载量56251篇/册次。与海盐县电影公司合作播放公益性电影40场。举办少儿编程培训基础班4期,竞赛班1期,共计64课时,组织3支队伍参加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科赛,通过全省选拔,3支队伍都入围全国赛,最终1支队伍获一等奖,2支队伍获二等奖。开展“乐享E学堂”老年读者公益培训班2期,共计40课时,并成功申报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遴选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优质社会力量办学点”。三、深化品牌服务,深入阅读推广1.开展阅读嘉年华。阅读嘉年华是张元济图书馆+服务的一次新尝试。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结合图书馆一年一度的读者表彰年会,融入讲座、市集、爱心义卖、探馆打卡、朗诵会等阅读推广活动,举办了为期一整天的嘉年华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感受阅读的美好。2.全民阅读节。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围绕“书香润海盐古今传文脉”主题,张元济图书馆总分馆联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推介阅读资源,倡导阅读,和广大市民共迎这场四月里的阅读盛典。活动内容包含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涵芬朗诵团成立十周年主题朗诵会、数个专题展览、涵芬讲坛讲座、阅读分享会、传统茶会等,线上、线下共推出近60场活动,其中总馆共开展近20场活动。3.承办全省“走读浙江”活动,前期结合中国现存最早镇志《澉水志》开展了线下“走读澉水”活动,经过省图现场查看,确定全省活动放在海盐澉浦举办,10月17日,来自全省各图书馆的14个节目在澉浦城墙下进行比赛,活动由新华网等平台现场直播,获得188万人次观看。4.“涵芬”品牌持续打造。开展18个系列涵芬沙龙96场,涵芬讲坛11场,其他讲坛9场,涵芬培训10期,涵芬展览31场。暑期夏令营、每月荐书、涵芬启智社科之家活动等都得到省社科联“浙里悦读”联盟的支持与关注。联络科幻作家宝树做客涵芬讲堂之后,宝树已成为海盐的一张新名片。5.涵芬朗诵团。涵芬朗诵团今年成立10周年,每年3月纳新选拔赛外,还编排各种节目,比如:微话剧《张元济》获得嘉兴地区社科普及周活动一等奖,朗诵《月光下的中国》等参与到各类综合性的文艺演出活动10余次,开展主题朗诵会5次。目前涵芬朗诵团有成人团员108人,少儿团员106人。2024年获得省教育厅“一地一品牌”语言文字品牌。6.文化礼堂点单服务。张元济图书馆每年通过“你点单我配送”的方式,将“涵芬”系列文化品牌活动送下基层,深受基层百姓的喜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盐邑人文、传统文化、悦读汇、巧手工坊、历史人文、我们爱科学、艺术生活等品类的讲座,以及各种主题的文化展览。今年,三月份起张元济图书馆统筹安排点单讲座31场,送至各乡镇(街道)文化礼堂、智慧书房等,此外还有100场点单展览进行配送巡展。7.线上活动。微信公众号推送数字资源400余篇,2024年初征集并优选了2023年海盐书友阅读书单,分11期发布。推送张图在线丨阅读公开课25期,涵芬云悦读28期,涵芬微朗诵19次。8.美誉度报道。在读嘉、嘉兴日报、海盐发布、爱海盐、浙江社科、浙里阅等官方媒体平台,收集到90多篇美誉度报道。申报创新课题1个,社科联课题3个。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基层阵地的社会效益不佳。目前,海盐已建成镇(街道)分馆9家,智慧书房16家,礼堂书屋45家,阵地的不断拓展,但由于管理人员缺乏,阅读引导缺少等因素,导致各智慧书房、礼堂书屋普遍存在开放时间不足、借阅率低、活动不丰富、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等情况。2.纸质书成人借阅量下降。主要原因有:一是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资源获取渠道更便捷,很多读者都以数字阅读为主;二是阅读阵地的增加后,新书会分散到各阵地,有时读者到某一个点借阅无法及时借到所需图书,现有体系也无法满足读者快速借到所需图书。三是因馆藏体系要求,采购时会综合考虑各类型图书,而县级图书馆外借图书最多的为小说类作品,热门图书复本量不够,且上架不及时。3.活动场地不够,队伍不稳定。目前各功能室面积局促,借阅区域偏小;开架图书偏少;公共交流空间、活动举办场地缺乏;无书库,大量下架图书、期刊打包分散存放在县内3处地方,不利于图书保存和读者检索使用。张元济图书馆队伍情况存问题比较多,编外合同工核定只有16人(原23人),全嘉兴地区最少,2024年4050困难就业人员13人(报酬低等原因招聘不到),而嘉兴地区其他公共图书馆均无使用4050人员情况 |
四、下一步打算 | 1.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完成市局提出的五年规划,结合“阅读之省”及文化共同体打造,探索体制机制改革。2.推广全民阅读,提升基层阅读阵地社会效益。进一步打造全民阅读品牌,提升“涵芬”阅读服务品牌影响力,各类阅读活动进一步向基层延伸。3.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完善特色资源管理。地方文献数据库平台内容进一步充实;整理、保存、提升特色文献利用率及传播力;继续做好张元济研究工作,为下一步张元济纪念馆提升项目做好准备。尝试开发特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4.推广数字资源,提升全民信息素养。做好公益性电影播放,加强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培训,自主开发课程,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乐享E学堂”培训,继续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机器人编程培训,争创特色,培育数字资源讲师团,深入企业、学校等开展科情、信息服务。5.配合做好,商务印书馆版本图书馆、张元济纪念馆扩建工程。拟在老向阳小学建设商务印书馆版本图书馆及张元济纪念馆,协调成立专家组,做好商务各版本的征集,展陈方案商讨等事宜,协助推进该工程顺利推进。6.调研社会化运营机制,培育本地运营团队。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在风景里阅读”被评为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最美(佳)系列评选活动“优秀阅读推广案例”。2、涵芬阅读推广团队被评为浙江公共图书馆最美(佳)系列评选活动“十佳”阅读团队。3、《张元济》项目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嘉兴市红色社科普及项目路演活动中荣获“明星奖”。4、张元济图书馆报送的作品《守株待兔》在浙江省第二十届未成年人读书季青少年课本剧大赛(嘉兴赛区)荣获小学组三等奖。5、张元济图书馆被评为“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省语言文字(文化)品牌。6、张元济图书馆选送的作品《走读澉水之宋殇》在浙江省“走读浙江”阅读推广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单位和个人的赠书5684册。其中有较大量赠书有:商务印书馆赠书2962册;郑一鸣赠商务老版本图书130册;史志办赠海盐年鉴31册。均已编目保存并供读者借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