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395Y/2025-77429 成文日期: 2025-03-19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
发布机构: 武原街道 有效性:

社会组织风采④丨齐景社区睦邻客厅:用好“睦邻”之力,助推基层网格治理


  • 发布时间:2025-03-19 10:20
  • 信息来源:武原街道
  • 浏览次数:
  • 打印

社区社会组织是确认社区居民“主人翁”地位、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和推进社区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的组织载体。武原街道以实体化运营的“社区睦邻客厅”为服务赋能平台,全面推进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作用发挥,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武原模式”,社区社会组织在平安建设、社区共治、环境宜居、文化服务、共富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发展活力。

齐景社区是一个涵盖拆迁安置房、商品住宅房、商住混合体等场所的社区,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利益诉求多样化,社区矛盾纠纷频发。2024年齐景社区处理“12345”“浙里办”等信访件达180余件。为此,齐景社区睦邻客厅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依托核心品牌“小板凳”工作法,以贴近居民生活、灵活便捷的方式,深入社区各个角落,为助推基础网格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课堂进网格,多元宣传智学筑基

“小板凳课堂”进入网格后,成了居民群众的“百宝箱”和“意见收集箱”。通过法律顾问讲解物业法规、街道工作人员解读福利政策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打好网格治理基础。目前“小板凳课堂”已组建一支包含各行业优秀人才的多元化宣讲队伍,人数已扩展至53人,课堂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次,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00余条。

议事建机制,多元调解凝聚共识

积极发挥“小板凳议事”作用,制定三步法议事机制。“1学”,针对性学习政策法规,社区书记带着学、专业人士帮着学、矛盾各方跟着学,以此凝聚起共识。“2议”,制定“3+X”议事制度和“5S”议事流程,形成议事闭环。“3干”,通过法治+多元调节,由法律顾问把关,组建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志愿者队伍推进治理进程。社区14个小区级“小板凳”会客厅开展议事协商30余场,成功解决各类民生议题50余个。

服务解民忧,多元参与共建和谐

结合“小板凳服务”,打造“三方协同+众治”服务模式,小区党支部领头,“一长三员”配合动态监督,实现问题在楼道解决、矛盾在小区化解。自“小板凳服务”开展以来,社区治理投诉件由2023年的每月平均25起下降至每月平均5起,下降比例达80%。

齐景社区睦邻客厅依托“小板凳”工作法,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小板凳课堂”打破传统宣传方式,以讲政策、启民智的方式缓解矛盾纠纷的产生;“小板凳议事”创新议事形式,引入专业人士参与议事,让居民实现当家做主;“小板凳服务”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小板凳”工作法推广以来,对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和网格治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功解决了电梯维保、停车管理等多个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


信息来源: 武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