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395Y/2025-77229 | 成文日期: | 2025-03-11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武原街道 | 有效性: |
社会组织风采③丨用好“天宁评谈”金钥匙,解锁小区治理密码 |
||
|
||
社区社会组织是确认社区居民“主人翁”地位、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和推进社区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的组织载体。武原街道以实体化运营的“社区睦邻客厅”为服务赋能平台,全面推进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作用发挥,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武原模式”,社区社会组织在平安建设、社区共治、环境宜居、文化服务、共富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发展活力。 天宁寺社区睦邻客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依托备案型组织“天宁评谈”宣讲队,创新“天宁评谈”社区治理品牌,以评弹说书的形式组织志愿者“说书先生”,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乡音土语开展宣讲,同时面对居民小区各类问题,通过多方联动开展“评”和“谈”,回应居民迫切需求,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解锁小区幸福密码。 “说书先生”说事,居民群众听着乐 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移“茶馆”空间至社区街心公园、纳凉会、红色驿站等,在辖区内打造佳源宸栖、建新小区、城西逸豪苑3个小区“睦邻微客厅”“党群微家”协商场地。通过走访挖掘、活动吸引等,吸收擅论之人加入协商群体,“说书先生”从最初的社区书记拓展到老党员、红色楼道长、居民小组长、普通居民等,累计组建10支“天宁评谈”小分队,队员52名,开展宣讲及各类衍生活动152场,受益居民达7800余人。 居民群众诉求,治理闭环全打通 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商”理念,每次宣讲之后,志愿者们又化身议事员,向小区居民征集问题,引导居民和各类组织“评”社区热点、“谈”治理堵点,打破城市社区“门对门”还是“陌生人”的社交怪圈,形成“收集—评议—处置—再评议”的问题处置闭环模式,有效解决家庭矛盾类问题20余起,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 多元力量参与,平安幸福共分享 充分发挥“天宁评谈”在社区治理中的引导作用,让居民从看客变成主角,从“被服务”变成“服务人”。在“天宁评谈”的“增值式服务”带动下,天宁寺社区各小区先后有22位“草根领袖”脱颖而出,组建青年先锋、老年关爱等志愿服务队10余支,吸纳老党员、楼道红管家、普通居民等志愿者8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00余次。 天宁寺社区大力激活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活力,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效调动居民和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着力构建人人参与的共治格局。依托“天宁评谈”载体,社区收集反馈民情民意和问题诉求320余条,推动解决了楼道照明更新、公共设施维修、文体设施安装等190余件民生事项,社区获评2023年浙江省城市社区议事协商创新试点优秀单位,“天宁评谈”宣讲项目获评2024年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