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街道多样文化供给润泽乡村生活


  • 发布时间: 2025- 02- 27 10: 03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吴媛媛 周云洁

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以文化为引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紧密围绕群众需求,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hyxw0227004_001_01_b.jpg

电影下乡 “家门口”享文化盛宴

近日,秦山街道新联村的“周末影院”再次热闹开映,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村民甘超英兴奋地表示:“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但年纪大了去电影院不方便。现在社区免费放电影,真是太好了,以后每次我都要来!”

近年来,秦山街道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动。为了提升村民的观影体验,新联村不仅购置了专业的电影放映设备,还将文化礼堂会议室改造成“周末影院”。自去年12月正式开映以来,“周末影院”采用点单式观影模式,每周六为村民播放红色主题电影和喜剧、科幻等类型的影片,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互惠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文化大餐”。

“目前影院已放映9部电影,深受居民群众喜爱。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群众需求,推出动画电影月、红色电影月、科教电影月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观影体验。”秦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秦山街道计划继续秉承“以文化人,以影育人”的宗旨,不断创新放映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村民提供更加多元、高质量的观影体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打通文化惠民活动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文化繁荣注入新活力。

人才驻村 古老乡村注入新活力

日前,秦山街道永兴村开展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元宵喜乐会,在省级文化特派员丛天落的“牵线搭桥”下,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三名俄罗斯留学生走进永兴村,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在村民的热情引导下,留学生们沉浸式参与了元宵节的各项传统习俗。他们包制了象征团圆的汤圆,兴致勃勃地灯谜,还尝试了画糖画、制作花灯等非遗制作。“这是我第一次画糖画,中国的传统文化既精致又充满趣味!”留学生阿廖娜兴奋地向笔者展示她刚刚完成的糖画作品,脸上洋溢着欢喜。

此外,由丛天落牵头,秦山街道联合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推出“乡艺同辉 共绘永兴”乡村与高校艺术作品联展。本次展览共展出21件风格独特、各具特色的展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以永兴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为创作灵感。

据了解,丛天落身兼省文化特派员和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双重身份。自去年5月入驻永兴村以来,他通过系统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创新盘活文旅资源、精心策划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等,为这座传统村落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乡村汲取创作灵感,同时以创新思维助力村庄焕发活力,这是一个双向赋能,双向滋养的过程。”丛天落说。

艺术为引 银龄焕发新风采

在秦山街道,活跃着一支名为“耆”老志愿队的表演团队,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文艺爱好者。他们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文化礼堂为阵地,通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和义演,向社区居民展示他们的活力与快乐,演绎出独特的“夕阳”风采。这支队伍不仅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也成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典范。

近日,笔者在县文化馆见到了“耆”老志愿队的队长储月祥。当时,他刚刚结束县文化馆民乐队的排练。“我从小就热爱唱歌和表演,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唱越剧,打太极。自从加入‘耆’老志愿队后,有了更多展示才艺的机会,心态也变得更年轻了。”储月祥笑着说道。

近年来,秦山街道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作,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将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他们身边,切实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自“耆”老志愿队成立以来,团队不断创新,推出了越剧演唱、二胡演奏、太极拳和太极剑表演、排舞等节目,充分满足了街道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每一场演出,志愿队的成员们都倾情投入,用精湛的表演传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区居民的邻里情。“我们就是想为大家做些实事,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看到乡亲们开心,我们比什么都满足。”储月祥感慨道。

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不仅展现了老年人的活力与风采,也为社区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成为秦山街道文化惠民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