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造外资招引“强磁场” |
||
|
||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潘成豪 通讯员 卓可强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推进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全省共6个地方和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海盐是唯二的县市区代表之一,作题为《海盐县筑基引强 实现外资量质并举“双丰收”》的经验交流。 2023年,海盐实际利用外资3.53亿美元,完成率列嘉兴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今年一季度,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规模总量、增速、完成率均居嘉兴市第一,规模总量居全省第四。会上获副省长卢山高度评价。 自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以来,海盐创新外资引育新模式,营造放心投资、安心落户、舒心发展的一流外资招引环境。期间,海盐发展同位素产业相关建议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批示肯定,外资项目引进成效获《央视新闻》《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易炼红书记、王浩省长先后对海盐外资招引工作予以批示肯定。 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外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海盐在利用外资方面一直全力以赴、全面出击、全心以待。围绕“3+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瞄准世界500强企业、高端外资制造业项目等,绘制“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探索短、频、快的靶向出国招商模式,争分夺秒与客户接洽协商,成功吸引美国AP、美国安费诺、德国肖弗勒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相继落户。 在产业布局中,海盐还发挥拥有全国唯一两台商用重水堆的优势,抢抓国外医药龙头企业布局同位素产业契机,做大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板块。全国首个核药外资项目——世界500强瑞士诺华项目签约落地以来,短短半年内,与拜耳、辉瑞等10余个相关产业优质外资项目深度在谈。目前已有16个内外资同位素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近60亿元。 服务质量好是海盐受外资青睐的关键。海盐设立外资项目服务中心,由县领导主抓直管、部门组团服务、全程代办重大外资项目,有效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在现有“8+4”政策体系基础上,创新出台政策,对现存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等增资行为予以大力奖补。海盐建立定期上门走访长效工作机制,梳理完善年报利润总额超1000万美元企业清单,详细掌握重点外资企业利润使用去向,千方百计挖掘潜力。 在强有力的举措下,海盐在外商心中的分量倍增。丹麦最大工业企业丹佛斯集团18年9次投资海盐;全球最大连接器制造商之一的美国安费诺集团先后5次增资海盐……全县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出资额从去年全年的84万美元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8354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当然,外资能否接二连三,最终还需看海盐是否具有“真本事”“硬实力”。海盐建立项目全周期全过程保障机制,打造涵盖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环境五大领域的30条重点举措。坚持“筑巢引凤”,通过先租后售、定制厂房、政府代建等模式,在最短时间内推动项目投产,展示“海盐速度”。同时,全力破解外企用能、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问题,有效激发外资“葡萄串”效应。 德国模具行业龙头肖弗勒模具集团投资的高端汽车模具加工项目,通过“先提供过渡期厂房,并由政府代建高标准厂房”方案,实现10个月顺利投产,比常规自建厂房缩短至少5个月;安费诺项目一期实现签约后1个月开工、12个月全面投产,二期7个月内完成厂房新建,速度屡创新高;丹佛斯集团要建设配套项目,海盐拿出优质中心城区地块,两年后促成丹佛斯海盐工厂产值增长64%,并吸引后续5个优质项目落户海盐…… 目前,丹佛斯第二园区已在丹麦驻华大使见证下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海盐将成为丹佛斯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