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沈荡镇委员联络室: 你们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的建议》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盐县精致建设和美乡村,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系列创建,推进“千万工程”3.0版再升级。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要求,根据各村特色围绕“丰义寻趣”“丰山丝竹”“茶院养心”不同主题,累计建成38个省市特色精品村,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实现全覆盖。从产业布局、村庄建设、文化挖掘、旅游服务等方面,高品质精致化打造美村线路,累计建成7条精品线。2022年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2023年谋划建设“闲宿雅居·和翠通元”示范片区、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北部特色产业示范带,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串点连线成片,开展联创联建,奋力开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局面,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乡村休闲旅游总人数达到49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78亿元。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 一是持续做好垃圾分类。今年,我县以争创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为总目标,大力实施系列示范创建、分类质量提升、源头减量升级、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习惯养成等5大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体系。申报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17个。同时,加大推进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和生活源资源再生回收工作,截至5月底,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821.82吨,生活源资源再生回收8281.7吨,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70.04%。采取更“接地气”的方式,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主流媒体和发放画册、张贴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基础上,着力推进“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加大推进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和生活源资源再生回收工作,促进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大推动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农药废弃物仍实行财政补贴回收。 二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整合我县优质生态资源,结合和美乡村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提升改造海盐县小龙虾专业批发市场。新市场2023年正式运营,当年度小龙虾交易量约800吨,营收约3000万元。今年持续扩大招募入住收购商,预计2024年交易量将突破1000吨。同时,注重农业增效与文旅增收相结合,以“乡村+活动”引流量。策划开展稻田龙虾美食节、沈荡黄酒开酿节以及状元故里研学之旅等特色活动,丰富乡村旅游的休闲娱乐内容,带动餐饮、观光、文创产品、农产品销售。如4月29日至5月5日的海盐第六届“稻田龙虾”美食周,接待客流量18万人次,消耗小龙虾35吨,现场24家龙虾餐饮店总营业额230万元,带动美食城商户整体营业额增长3-5倍。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开发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另外,江渭村农产品集散地建设项目、江渭村果蔬分拣中心建设项目、何家村农产品集散销售中心建设项目等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二)关于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的建议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推进稻田小龙虾预制菜深加工工厂建设,依托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立项建设年产150万份的稻田小龙虾预制菜深加工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并试运行,实现小龙虾加工“零”的突破。同时,开发拓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内容,打造望海街道万亩稻虾种养示范区,示范引领海盐稻田小龙虾轮作模式发展,拟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下一步,将依托福居农业公司,在于城镇试点开发“稻-小青龙”“两虾一稻”模式,推广面积500亩;结合罗氏沼虾养殖的可观效益和全县良好养殖基础,开发推广“稻-罗氏沼虾”模式。通过不断开发推广新模式,提供可靠技术支撑,提升全县稻虾综合种养总体效益,以产业共兴促进村民共富。 二是推广庭院经济。今年,我县继续打造2080户“优美庭院”示范户,同时将优美庭院的建设与妇女创业创新相结合,探索开发“党建+龙头企业+和美庭院”经济模式,打造共富庭院;做好庭院美化“后半篇文章”,推动“优美庭院”与旅游、民宿、美食、文创等农文旅产业相融合,打造“庭院+旅游”“庭院+民宿”“庭院+文化”“庭院+产业”等“庭院+”模式,通过链接“妈妈的味道”等巾帼创业品牌,引导各地村民利用庭院发展农家乐、民宿、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等产业项目,逐渐盘活庭院闲置地与剩余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美丽庭院”向“美丽经济”转化。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发挥优美庭院示范户和片区的典型示范作用,以点扩面,打造具有农户特色的果园、菜园、花园。搭建“岗村结对”、“岗户结对”、“妇工+社工”项目工作载体,长效推进“优美庭院”和“优美庭院示范片区”创建, 树立典型,形成优美庭院特色集群。 (三)关于做实农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的建议 一是深挖特色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将文物安全纳入县对镇综合考核和对镇街、部门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综合考察评价内容,55处文物保护单位全部落实安全责任人;运用省、市级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监督指导县镇村三级文保员队伍实现252处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月度全覆盖,问题隐患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强非遗资源的普查与整理。新增1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3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技艺。推动非遗资源与现代设计、科技和产业相结合,创新非遗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如开展“非遗进校园”、“少年非遗说”等活动,开发“盐田织彩”这类创新非遗产品。通过海盐文旅抖音号及微信视频号推送了《跟着非遗去旅行》系列短视频。下一步,将联合消防、公安、住建等单位开展全县文物安全专项督查,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作为重点内容,发现问题隐患通报并限期整改。增强文物保护主动性,积极争取上级文保专项资金支持。继续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展示和互动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和群众参与,增进他们对非遗的了解和喜爱。 二是发展多元融合旅游产品。围绕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特色精品村创建,余华文学IP等热点元素,创新“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整合。借助嘉兴三农、海盐三农等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出海盐乡村旅游线路,和美乡村宝藏店铺打卡、业态项目招引等。如4月14日在嘉兴三农公众号推介了海盐“野到家门口、这里咖啡、悬壶堂咖啡、Z&Hcoffee”等4家咖啡宝藏店铺。4月22日在海盐三农公众推出“丰山溢水·乡愁线”乡村游线路,推介了金星村造梦体感式牧场、丰义村欢欢萌宠乐园、雪水港村喜番乐有机生态农场等亲子游玩休闲点。同时,利用一些特色精品村落开发创意体验市集,如朱家门艺术村落集各类多元化艺术文化工作室于一体,今年3月起,在国定假日或每月第一个周六举办创意体验市集,汇聚了海盐腔演绎、编织技术、团扇水彩手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意文化活动项目,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沉浸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中。下一步,我县将不间断推出海盐乡村旅游线路,和美乡村宝藏店铺打卡、业态项目招引等,利用一些热点元素,如跟着“余华文学地图”打卡乡村夜经济,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 三、办理过程 (一)研究提案。3月22日,我局收到该提案,即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4月11日与提案者联系,准确了解提案的意图。 (二)汇总意见。4月22日,我局汇总了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妇联等部门相关回复材料,梳理了协办单位的相关意见。 (三)沟通讨论。5月,我局深入了解建议背景及意见,深化相关内容。 (四)提案办理。5月16日,我局起草提案办理复文,征求提案者意见。 (五)提案答复。6月我局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提案者,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