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病有良医】海盐高质量推进“县聘乡用 乡管县育”项目落地 助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
|
||
近年来,海盐县为弥补基层医疗人才不足、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聚焦“强保障、建机制、”推进“县聘乡用,乡管县育”人事人才重点示范项目落地见效,高质量助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2024年,海盐县《基层卫生人才“县聘乡用 乡管县育”改革探索》入选省卫生健康干部人事人才重点示范项目名单。 一是强保障,推动县聘乡用落地见效。为保障“县聘乡用”模式有效推行,海盐县制定《海盐县卫生人才“县聘乡用 乡聘县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建立人才绩效保障资金池,将符合条件的“县聘乡用”项目人才绩效工资、专家下乡补贴等纳入资金池保障范围。同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执业医师类人员,在申请高级职称晋升前必须到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一年;其它中级职称卫技人员,须在任期内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工作不少于半年,通过“县聘乡用”模式更好地带动基层医疗技术的提高。实施“县聘乡用 乡管县育”模式以来,累计派驻基层人才9名,覆盖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是建机制,让人才下沉留住。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健康服务,海盐县建立调配、考核、激励机制,确保人才“沉下去、干得好”。在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方面,建立医共体服务村社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池,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定数量的编制外合同制人员指标数纳入编制池,实行县级统筹、镇街所有、村社定向使用。基层医疗机构可根据服务人口、科室配置、业务发展等情况,对派遣医师实行“点对点”统筹管理。在实施考核机制方面,派遣医师在服务期满后,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其绩效考核,实行“三优先”政策(即晋升职称、岗位聘任、评优评先优先)。 三是重推广,为基层卫生发展注入动能。随着“县聘乡用”改革工作纵深推进,海盐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医共体为单位,选派专家医生对医共体基层医院实行“科室对科室”帮扶,以带教培养人才为主,在新项目、新技术等方面深入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鼓励县级以上医院退休医务人员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支持身体健康的基层退休医务人员返聘服务,县财政按每人每月1000元给予副高人员补助。目前,海盐县每年度至少派出“县聘乡用”人员18名,建成基层“全-专”联合门诊15个、联合病房4个,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促进分级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