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与人才“结伴同行”


  • 发布时间: 2024- 05- 20 08: 54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本报讯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海盐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引、育、留”等关键环节,在高端人才引进、基础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大力度,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为广大青年才俊在海盐扎根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纳百川“引人才”

2024一开年,海盐就吹响了新一轮人才集结“冲锋号”。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海盐启动跨省招聘行动,集结首批10家企业,奔赴云南、四川等地,为海盐未来发展“招兵买马”;大年初十,“海纳英才·盐途有你”海盐县 2024年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举办,152家企业携905个岗位招聘4661人;2月20日起,县镇两级人力资源市场连续举行14场“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3月,海盐启动2024年“海纳英才·盐途有你”首场高校引才活动,县内31家企业赴陕西多所高校开展为期5天的引才活动;在吾悦广场举办的今年首场“春暖花开·宜业在盐”人才夜市系列专场招聘会,吸引了近千人次求职者到场面试……

2023年以来,海盐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上实现新突破。全年实现新增硕博人才484人、高技能人才4279人,新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0人,新增“长三角大工匠”1人、全市唯一;获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累计数全市第一。今年1至4月,海盐引进硕博人才40人,大学生1485名。新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

多措并举“育人才”

引进人才更要培养人才,让各类人才能够施展才华。2024年,海盐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持续练好技能人才培育内功,擦亮“盐邑匠才”品牌。

不久前,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轮盘叶根拉削刀具的研发制造。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也是国内首台完全正向自主设计制造试验的燃气轮机,实现主机国产化率100%。

企业员工褚金涛正是该刀具项目研发团队的一员,入职16年来,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并多次参与新产品开发。多年来,恒锋工具坚持推进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培养500余名技术型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00余名。

近年来,海盐积极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倍增计划,赋权企业自主构建评价体系、确定培训要求和命题考试等,破除一线劳动者提技强能制度壁垒。同时,在嘉兴率先启动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转评,推动高技能人才比照相应层级专技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拓宽职业发展路径。2023年,实现新增自主评价企业49家,累计152家,企业自主培育人才累计4643人。

千方百计“留人才”

凤凰择梧桐而栖,人才择良城而居。海盐在优化留才环境上布好“长远棋”,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段时间,百步人才(创业)公寓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3.9亿元,规划建设公寓房992套,计划2025年3月完工。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进和服务高层次人才,同时也保障本地外来企业员工的住宿。租金比市场价更优惠。”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海盐推动人才住房各项政策有效落地,对于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类别的新建人才公寓,实行从中央、省级到县级的财政资金补助。2022年至2023年,全县各级财政总计补助资金7809万元。同时,为了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多年来坚持开展人才专项资金相关补贴申报等工作,在购房、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及时协调解决各类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生活上的困难。

“今年,海盐将围绕‘三支队伍’建设,扬长补短,创新求变,在引育机制、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力争取得人才工作的好成绩。”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财政资金+产业基金”支持力度,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上持续努力。积极推进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为人才作用发挥提供舞台。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