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大学生返乡种苔藓 当起致富“新农人” |
||
|
||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见习记者 王雅慧 本报讯 在海盐,有人种上了苔藓,还改造成了微景观,每份苔藓微景观卖出了近百元的价格,月销售额达30万元。他就是90后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小伙——赵童辉。 近日,记者在望海街道永福社区农业创业园见到了赵童辉,他正忙着打包一盒盒苔藓,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外形如同绵密绒毛、形状和厚度各不相同的微景观,就是用苔藓改造而成。 “可以装饰墙壁,装饰花盆,还能做各种微景观。”赵童辉告诉记者,苔藓产品很受年轻人欢迎。记者进入赵童辉的网店,看到店内这款售价50元的主打产品销售量已达1000+。 赵童辉今年32岁,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曾在杭州工作,由于向往乡村生活,于是便返回家乡创业。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苔藓微景观这个赛道竞争较少而市场需求又很大,于是,今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到永福社区农业创业园种起了苔藓。 “苔藓的种类太多,光我的基地就有10多种,长得又很相似,不懂的人很容易混淆,比较难管理。”赵童辉说。 别看苔藓不起眼,但要种植到适合改造的成熟阶段,需要一年多时间。目前,赵童辉种植的苔藓包括白发藓、大灰藓、小灰藓、星星藓、大羽藓、短绒藓等。“这些苔藓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培植难度和生长周期,例如白发藓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夏天天气炎热会进入休眠,减缓生长速度。”赵童辉说,苔藓品质有差异,一般来说,颜色翠绿、结构紧实、密度越高、厚度越大,价格会更高。 目前,网店上的苔藓每天都会接到订单,每月出货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最贵的白发苔藓,每平方米要卖到250元左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赵童辉的苔藓在网购平台上获得了月销量冠军,今年销售额预计可以超100万元。 在赵童辉看来,创业初见成效,与海盐当地优越的创业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不仅有现成的联栋大棚,毗邻省道交通便利,而且社区还提供了租金优惠,创业成本比在其他地方少6万元以上。”赵童辉表示,未来,还将开创以苔藓为主题的创意馆,创建研学基地,通过体验、观光、教学,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2019年,望海街道投资600余万元建立永福社区农业创业园,打造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为一体的农业创业孵化平台,融合产业、科技、人才、互联网元素,成为海盐首个大学生创业园。经过5年发展,农创园已经孵化了4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同时,又引进了6个新创业项目,形成了浓厚的青年创业氛围。 “对大学生创办且全职从事种养殖业的项目,我们给予连续三年、每年3万元的补助,如果‘农创客’申报相关项目,县级层面将分别给予项目投资额35%和50%的补助,街道层面给予租金优惠、创业贴息及免费推广等支持。”县农业农村局规划与乡村产业科副科长张婷告诉记者。 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农创客”1131人,进一步壮大了稻虾、葡萄等农业产业,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