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
海盐公布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布时间:2024-01-23 08 : 53

■全媒体记者 赵雅芝 王海滨   通讯员 曹梦远

本报讯 近日,海盐公布《第八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包括3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技艺。

第八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为:海盐烙画、叶雕、通元农民画、海盐祝良古法酱(卤)鸭制作技艺、海盐风味梅干菜烧肉制作技艺、钩针编织技艺、传统布鞋制作技艺、董氏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沈荡糟烧酿制技艺、黄沙坞柑橘种植栽培技艺。

10个项目中,经过时光沉淀的老字号,不仅让人垂涎欲滴,更扎根在许多人记忆的最深处。海盐祝良古法酱(卤)鸭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末,发明人刘余富生于1888年。8岁时,他前往上海南桥鼎丰酱园做工。期间,刘余富利用酱园发酵过头的特红酱油,外加糖、香料等给鸭子上色,成功酱制出色泽鲜艳、外酥内嫩的酱鸭,广受好评。中年时,刘余富回到海盐,创立诚正酱作,经营豆瓣酱、菜卤、酱鸭等。

沈祝良是刘余富之子刘家丰的女婿。1985年,沈祝良开设“祝良熟食店”。在不断地经营实践中,沈祝良总结出了“五转酱鸭”的做法,口感甚好,让这种酱鸭搬上了更多海盐人的餐桌。此外,因为鸭子“嘎”的叫声,与海盐话中的“嫁”谐音。过去,人们在提亲时,会选上一只“祝良酱鸭”作为礼物。后来,该习俗扩展到中秋、春节等节庆。

海盐风味梅干菜烧肉是以梅干菜和本地黑猪肉为原料,采用古法技艺烧制的菜肴。海盐梅干菜看似乌黑,却别有香味。黑猪肉则选用了地方名猪嘉兴黑猪优化品种,该品种猪肉质鲜嫩。近年来,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保护繁育了嘉兴黑猪,现拥有国家级嘉兴黑猪保种场,使得海盐风味梅干菜烧肉得以更好地传承。

目前,海盐已建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的国家、省、市、县、镇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包含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8项、市级49项、县级94项、镇级72项;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3名。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海盐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抓紧制订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新时代文化海盐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