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聚力打造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零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
|
||
■全媒体记者 柴丽婷 本报讯 近日,海盐出台《零碳未来城开发建设方案》,推进零碳未来城省级规划的实施,促进央地融合发展,加快零碳未来城开发建设。 《方案》明确,海盐以绿色、生态、零碳为导向,突出零碳示范、产城融合、科创引领、企地共建、智慧互联等五大特征,探索形成零碳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打造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零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工作目标。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包括打造零碳未来城市新空间、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高地、打造综合协同的零碳能源新系统、打造零碳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基于自然的未来景观新环境、打造生态友好的零碳生活新风尚。 为形成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零碳未来城市新空间,海盐将重点打造北部零碳产业区、南部未来科教区和核电小镇升级版,加快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二期)、杭浦高速公路南北湖互通改建工程等干线路网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向南延伸至南北湖及零碳未来城规划区域,并依托港区和内河航道资源,更好提升零碳未来城海河航运联通功能。 核电是我国能源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的重要选项。海盐将依托秦山核电重水堆,加快建设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加工、应用基地,积极引进同位素制品、放射性药物等生产企业,重点发展医用同位素生产和放射性诊疗应用产业。同时,依托核电小镇产业优势,聚焦核治疗设备和核医学诊断设备,积极引进相关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在零碳能源新系统打造方面,海盐将加快零碳未来城区域内屋顶光伏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核电温排水区域建设近海集中式光伏电站。将核电小镇秦山工业园区作为先行示范区,通过实施分布式光伏、推进核能供热、开展清洁电力交易等形式进行零碳能源替代,达到区域内能耗近零碳排放。推动核能供热向一二三产延伸,打造秦山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智慧管理。 为打造零碳科技创新策源地,海盐将推动医用同位素制备和规模化生产等前沿技术研发,打造集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与生产、核医学基础研究、临床与诊疗为一体的核医学中心。围绕零碳未来城核关联、核技术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谋划引进布局工程创新中心、科研院所、科学实验室等科研协作平台,努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 构建零碳未来城,还需在增绿、降碳等方面发力。海盐将推进生态空间恢复工作,开展草鞋滩滨海生态湿地保护,打造南北湖生态湿地公园,增加湿地碳汇;推动沿海本底资源绿化与美化升级,拓展亲水岸线,改善滨海景观。同时,大力推广建筑零碳能源供应,推进绿色装配式建筑实施,打造绿色建筑样板;在零碳未来城内加快“光储充放”多功能一体化新型充换电站应用,根据需求实施加氢站建设,打造绿色交通先行示范;加快推广碳积分、居民碳账户等碳普惠产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