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为媒,聚焦素养,构建实效课——海盐第二高级中学“教学链”一体化改革如荼开展


  • 发布时间:2023-11-27 10:16
  •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面对素养立意的新高考命题导向,广受好评的“县中模式”已逐渐走向下坡,备受推崇的高考“题海战术”也从提分利器的“神坛”跌落。面对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与当下学生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思维品质的培养背道而驰。为应对新高考带来的局势变化与挑战,海盐第二高级中学迎难而上,积极尝试“教学链”一体化改革,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突破口,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度转型,变“知识本位”为“素养本位”,真正将学生的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为推动普高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工作,提高普高教学质量,在县教育局组织下,我校部分校级领导、骨干教师曾赴济南实验高级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日,二高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深入学习济南实验高级中学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共同探寻开启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改革“金钥匙”。

张怡婷汇报学习习得.JPG

作为县一流学科,英语教研组张怡婷老师结合济南跟岗经历,具体而细致地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期间,通过深入课堂学习赋能、聆听报告深度指引、同课异构相互促进,张怡婷老师对教学十常规有了全新认识,对教学一体化改革有了深入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学得更有兴趣”成了张老师接下去努力追索的方向。

王忠良校长讲话.JPG

济南实验高级中学的生动案例向全体教师传递了教学改革强音。王忠良校长高屋建瓴,直指济南实验高级中学“爱的教育”理念与海盐第二高级中学“美好教育”的愿景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学改革道路上,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有诸多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他强调,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为了适应新高考,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只有咬住“课堂教学”这个着力点,变“教的中心”为“学的中心”,让课堂呈现有序、有趣、有效、有情、有用,才能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的课堂新样态。他进一步阐释了学校“1+N+X”互助合作的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实施路径,提出要在“深度教研、一周一研、智教慧学、智管慧理”四个关键处发力,即一流学科榜样示范,良师、名师带头先行,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深度教研,层层递进;智教慧学,数字赋能,推进“筹—研—备—讲—练—考—批—辅—评”链式化教学;智慧管理,让每位教师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每件事得到最匹配解决方式,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进而为学生打造美好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美好。

课程教学中心缪陈军主任对“教学链”一体化改革的实施作出具体部署,各教研组要在“集体研备,三动课堂,课后优服,适切检测,评价反馈”五个环节上下功夫,革新理念、以研促教,改进课堂、提升质量,练考适切、精准评价,分阶分层、螺旋提升,实现教学资源化、数字化、有效化、闭环化。

“三新”背景下,“教学链”一体化改革虽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海盐二高将秉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且研且思,且思且行,逐步推进“教学链”一体化改革走深走实,真正让链式化教学绽放于日常教学的必需处,绽放于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无声处,绽放于学科育人价值的深远处。



信息来源: 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