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三化”模式优化退休待遇资格“智享”认证


  • 发布时间: 2023- 10- 20 14: 45
  • 信息来源: 县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海盐县针对常住省外退休职工人数多的现实,创新服务供给方式,积极探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出多种方式进行退休待遇资格认证,促进社保服务提质增效,实现了智能认证无感化、自助认证掌上化、上门认证适老化的资格认证新机制,让退休职工享受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中便民惠企举措,上述资格认证新机制已基本覆盖所有退休人员,涵盖四川、重庆等20个省市,共计惠及13万余名退休老人。

一是数据共享,智能比对无感化。前置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环节,疏通“数据烟囱”,依托浙江省全民参保数据库对退休人员生存状态进行排查;通过全国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系统,利用电子社保卡、民政殡葬、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数据寓认证于无形。创新共享核酸检测数据,依托县内大规模核酸检测数据进行认证;主动对接县公安系统,与公安库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在“零跑腿、零感知”的情况下,实现待遇资格“无感认证”,2022年末系统内企业退休职工未认证人数实现“清零”,本地7.76万人城镇职工、5.23万人城乡居民待遇资格“无感化”认证,今年以来已共享15名退休职工的电子社保卡认证数据。


二是人脸识别,自助认证掌上化。聚焦群众需求,针对我县核电关联产业大量退休职工居住散、远、偏、广的特点,创新探索“人脸识别”待遇资格认证,推动待遇资格认证手续简易化,通过“浙里办”人脸识别在家就能认证,破解过去纸质认证繁琐、跑腿盖章不便等难题。主动制作并寄发《海盐县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操作手册》,分解掌上认证的操作步骤并配以图片文字说明,详细解释引导,鼓励亲属子女为老人提供帮办服务,动动手指即可完成每年一次的认证。开通咨询电话,线上指导解答,足不出户实现“掌上办,在家办”“一人学会,全家能办”,今年以来已为120名退休职工完成“人脸识别”的便捷认证。




三是实地上门,宣传服务适老化。依托社保民生服务队、社银巾帼手牵手服务队、便民暖心服务团等,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适老化”关爱活动,每年组织实地上门宣传,推广“人脸识别”线上认证功能,主动服务做好待遇资格认证的指导和社保政策宣传,手把手指导下载“浙里办”手机APP,耐心讲解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的重要性。同时,委托平安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对长期居住在外地、生存情况不明、联系无果的退休人员,由第三方派专人赴参保人居住地进行调查。经过四年攻坚,企业异地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已基本完善,目前已累计提供社会化上门服务1000余人次,今年拟实地上门走访重庆、四川等地20余名退休人员。




信息来源: 县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