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争取要素资源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跑” |
||
|
||
■全媒体记者 沈昕怡 通讯员 蔡振鸿 本报讯 工业是经济的“硬支撑”,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海盐始终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理念,全力争取各类要素资源支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记者从县发改局获悉,上半年专项债通过全省审核额度为117.81亿元,列全市第一。其中,“两重”领域获国债资金5.69亿元,列全市第三。 一系列要素资源的高效聚焦,不仅为海盐当前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县长远发展积蓄动能。当前,随着一批“两重”项目、民生工程等加速落地,要素资源的集中投放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近期,在通往嘉兴市区的S207疏港公路海盐段工程,工人们正加足马力地进行施工。据了解,该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超37.0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海盐南部干线道路的空白,完善区域骨干路网体系,并强化与海宁、宁波、台州等周边地区的联系。 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施工人员专门划定一条通道用于摆放施工器具,避免往来交通堵塞。 “现场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的方式,在保障周边群众正常出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加快工程进度。”海盐交投集团工作人员何杰说,目前项目正处于临建施工阶段,现场钻孔桩及搅拌桩首桩已完成,下一步计划开展路基试验段施工,待相关试验段及首件工程通过总结验收后,将全面推进项目总体施工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的建设资金皆来自上半年争取到的专项债,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不仅如此,今年专项债的“活水”还精准流向了多项重大交通项目,例如,杭浦高速公路南北湖互通改建工程(迎宾大道)、S207秀洲至仙居公路南湖区科技大道至海盐县盐于公路段改建工程一期(快速路一期)等。 “我们建立了‘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资金需求‘清单式’管理,确保各类资源精准投向关键领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海盐县康复医院病房整体改造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近期,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墙面打磨、地砖铺设、吊顶安装等室内装修作业,目前项目暖通、消防、水电及污水处理工程已全部完工,预计到8月底将完成全部的室内装饰,9月初完成市政及道路修复工作。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改造的建筑为原人民医院用房,2011年建成,于2012年正式投运。因建成时间较长,存在设施设备老化、暖通效果不佳、消防规范不适应新要求等问题,且原有功能布局与县中医院、县康复护理院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因此急需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总投资近1.18亿元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涉及到的5800余万元国债资金已全部到位,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改造后的医院不仅焕然一新,还增设了中药房专区、康复训练专区等基础设施,同时优化诊室布局与动线设计。”县卫生健康局规划财务与审计科副科长黄飞飞表示,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海盐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精准对接重大战略和民生需求,建立国债和专项债项目储备库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围着项目转。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推动要素资源向民生改善、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集中,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要素保障。”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