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336U/2025-79624 | 成文日期: | 2025-07-08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
发布机构: | 县住建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20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陆其祥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物业角色应转向“服务协调者”重建“熟人社区”的提案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传统“熟人社会”的解体,商品房小区居民间缺乏有机联系,传统物业管理模式已渐渐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从“管理者”向“服务协调者”转型,重建基于信任与合作的“熟人社区”,不仅是解决当前物业矛盾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同时,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重构物业价值,物业角色应转向“服务协调者”重建“熟人社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党建引领筑基。推行“双向任职”机制,物业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委员,社区干部兼任小区党组织成员;业委会党员占比提升至62%,居全市第一位。二是三方协同赋能。建立“1+3+N”协同治理机制(1个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3方主体,N个共建单位),形成组织联建、事务联议、服务联供、矛盾联调、绩效联评“五联工作法”。三是示范创建提质。实施“红色物业”“美好家园”创建行动,形成“省-市-县”三级示范体系,创成省级“红色物业”标杆小区8个,市级“美好家园”2个,市级“红色物业”项目20个,县级“红色物业”项目40个。 (二)关于物业角色从“管理者”到“小区催化剂”、“需求倾听者”、“资源整合者”、“自治推动者”等转型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打造“智慧双向”沟通机制,提升物业与业主互动效能。构建“线上即时互动+线下深度沟通”的双线融合模式。线上依托“嘉兴智慧物业服务平台”,实现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换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等小区公共事项业主电子投票表决以及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履职等事项动态公开。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推送物业服务公示、合同履约报告等信息1337条。线下以“公开公示”制度为核心,统一制作公示模板,全县小区在显著位置公开物业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等,打造“阳光物业”,主动接受业主的监督。二是打造“红色议事平台”,激活基层民主协商活力。因地制宜打造“睦邻客厅”、“红色议事厅”等特色协商场景,聚焦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停车管理、小区公共设施维修等,及时收集业主的意见建议,每月由社区、业委会、物业、业主代表等共商决策、化解矛盾。截止目前,我县物业小区实现红色议事机制100%覆盖。 (三)关于重塑物理空间,活化公共区域,打造共享客厅,激活业主参与热情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物业服务企业能否从“设施维护者”到“体验设计者”的角色转变,其服务意识的转变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关键。近年来,我局持续加强对我县物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重点提升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等,平均每年组织开展县级层面培训10余场,培训人员覆盖物业企业负责人、物业企业项目经理以及一线的客服、保安等工作人员。二是开展“社区融合活动”重建邻里关系。以“物业服务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各镇(街道)、社区和物业企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邻里节、健康义诊、家电维修、安全宣传、兴趣社团等,促进居民互动交流。2024年开展便民服务160场次,结合端午、春节等文化节日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组织手捣年糕、竹编等活动,参与的物业服务人员、志愿服务党员及志愿者人数500余人,以行业文明创建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小区业主的归属感。 三、办理过程 1.研究提案。3月收到该提案,即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内部承办部门,并落实相关办理要求; 2.沟通讨论。4月与提案者联系,深入了解提案背景及意图,保障提案办理深度; 3.提案办理。5月根据相关落实办理情况,起草提案办理复文,征求提案者意见; 4.提案答复。5月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提案者,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海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