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明玥
本报讯 去年6月,海盐创新推行“养教结合”模式,在全县养老机构中全面开设老年学堂,为老年人打造“文化养老”新平台。一年来,该模式已覆盖全县所有养老机构,累计开课256次,实现了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升级。
近日,记者来到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看到20多位老人正随着音乐节拍练习健身操。老人们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次也是他们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
去年6月,海盐老年教育联盟、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县三乐公益社区基金会签订三方合作办学协议,在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成立“颐养学堂”。根据协议,养老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教学需求;老年联盟建好师资库,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实现送教上门;三乐公益基金会则赞助部分资金用于教学活动。
协议签订后,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县首家开设老年学堂的养老机构,有效解决了中心内近190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张蓁蓁今年80岁,退休前是海盐中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两年前,她住进了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此前,尽管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会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但仍然无法满足老人的求知欲。
“活到老,学到老,我平时喜欢唱歌,但是一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很希望能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张蓁蓁表示。
去年6月,张蓁蓁得知要在养老服务中心开办老年学堂,她非常开心,立即报名唱歌班。一学年里,她从未缺席,演唱技巧大有长进。“以前看不懂乐谱,不知道升调降调是什么,也分不清节拍。”张蓁蓁告诉记者,这一年学下来,她已经能看懂乐谱,并且了解了很多乐理知识,唱歌也更加自信了。
“我还报名参加了健身操、剪纸课,每天都很充实,掌握了很多技能,希望明年能开设更多的课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张蓁蓁说。
据了解,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学堂上一学年开设了唱歌、剪纸、健身操3门课程,近一半老年人主动报名学习。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通元非遗剪纸很出名,剪的作品也很漂亮,我希望自己也能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朱国英老人说。朱国英今年89岁了,和张蓁蓁一样,上一学年报了3门课程。
朱国英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学过剪纸,感觉非常难、学不会,学了一年之后,她已经能独立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希望还能继续跟着老师学习,争取自己动手设计图案。
“我们每次看到老年人学得很认真、很开心,觉得做这个事情特别有意义。”海盐县三乐公益社区基金会副理事长沈燕表示,赞助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希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来还会继续赞助,争取能惠及更多的老年人。“老年学堂的成立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学习娱乐需求,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总经理季娴表示。
近年来,海盐持续深化“文化养老”理念,大力推进老年人文化教育工作,创新打造“养教结合”新模式,通过整合养老机构、社区文化站等资源,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网络。“未来,我们还会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开设更多课程,形成可持续的养老生态。”县老年大学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姚卫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