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马鞍山乡村旅游风情线项目竣工 |
||
|
||
■全媒体记者 陈笑 通讯员 吕丽静 本报讯 近日,作为海盐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项目之一的马鞍山乡村旅游风情线项目竣工,新建成的风情线长3.5公里,顺着山势蜿蜒,串联起秦山、澉浦、通元三地旅游资源,将有力推动县域南部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马鞍山乡村旅游风情线以通元镇雪水港村为起点,向东南绵延,经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永新村,抵达秦山街道永兴村,串联起北山北矿坑、姚湾矿坑、隐马山矿坑以及周边美丽乡村景点,形成一条独具海盐矿坑和乡村美景的风情线路。 该项目总投资超2300万元,今年2月下旬开工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拓宽、“白改黑”以及新建部分农村道路等。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分为马鞍山东侧道路风貌提升工程、马鞍山南至姚湾道路新建工程、姚湾至永兴村道路风貌提升工程三段同步推进,三段工程彼此相接。项目建成后与核海线、武袁公路、翁金线、北团大道及已建成的环大丰山农道连接,组成“8”字形综合展示带。 海盐南部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让特色景点串点成线,实现空间上的有效连接,是乡村农文旅发展破局的关键。因此,在项目设计理念上,马鞍山乡村旅游风情线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推动特色乡村组合优化发展,成为通元镇丰义村、秦山街道丰山村以及该项目涉及三个村的新观光旅游道路。游客一路上可尽享山、林、田、矿坑等多层次景观,为后续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条件。 雪水港村党总支副书记沈利剑告诉记者,马鞍山乡村旅游风情线的建设,有力提升了雪水港村基础设施水平,相关道路路面宽度由5.5米加宽到8米,对后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很大帮助。未来,将以大丰山矿坑景区建设和雪水港村研学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整体打造体验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网络。 今年,海盐将继续实施15个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完善道路、农田、村庄、生态等,并围绕矿坑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农文旅业态,激发样板带发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