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建成首家省级重点院士工作站


  • 发布时间: 2025- 07- 18 09: 53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海盐县科协获悉,海盐企业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组建的院士工作站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院士工作站,成为海盐首家被认定为重点支持的省级院士工作站。

近日,在华帅特企业院士工作站,杨玉良带领复旦大学团队与企业科研人员展开交流,就超疏水有机玻璃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此前,该项研究在实验室阶段取得突破,水分子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后,达到了类似水珠与荷叶的接触效果,意味着材料具备理想的自清洁功能。

“一旦超疏水功能成功量产,未来,通过天然雨水冲刷,就能去除板材表面灰尘,可降低户外应用场景下的维护次数和成本,进一步提升有机玻璃的内在价值。”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屈洁昊介绍道。

有机玻璃,又叫亚克力、PMMA材料,有塑料界的“白富美”之称,比无机玻璃更通透,比金属更具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作为海盐本土行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大型有机玻璃板材制造及其功能化调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掌握大幅面超厚有机玻璃制造及数字化动态监测核心技术,其主营产品主要运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领域。

杨玉良是国际著名高分子科学家,海盐人,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曾任复旦大学校长,退休后任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

2024年,杨玉良与华帅特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在透明高分子材料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他坦言,华帅特为中国科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制造的有机玻璃保护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推动企业在新材料技术领域继续实现突破。

记者了解到,要获得省级重点支持,要求院士工作站还需满足“完成具有行业性、产业性指导意义的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等5项条件之一,华帅特院士工作站几乎全部满足。

“杨玉良院士早在合作初期,就为我们企业指出了关注低空经济领域有机玻璃应用的发展方向,如今华帅特已经与低空载人飞行器制造厂家建立联系,正在进行座舱盖的打样试生产。”屈洁昊表示,同时,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两条航空专用生产线,未来可年产3.5万吨航空PMMA透明材料,将用到C919等大型商用飞机上。院士工作站的存在,结合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省级企业研究院、博士创新站等科研平台的赋能,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研发硬实力。

据了解,通过省级院士工作站认定,将获得50万元的奖补资金,而获得重点支持的院士工作站,还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海盐加强与高端人才联系,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谋划和招引重点人才、科创项目,做好资金要素保障,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推进企业与院士、专家及团队的合作和交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落地应用,实现产值提升。目前,海盐已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博士创新站22家,其中省级2家。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