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735265333K/2025-79634 成文日期: 2025-06-26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
发布机构: 海盐县商务局 有效性:

关于海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函


  • 发布时间:2025-06-26 14:58
  • 信息来源:县商务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沈正华代表:

您在县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地方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建议”悉。十分感谢对我县外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外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我县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坚定不移促进全县外贸稳定发展,为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24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53.5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313.9亿元,同比增长12.7%;进口39.6亿元,同比增长3.6%。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结合形势及时修订完善稳外贸政策,大力开展政策宣讲,提高企业知晓率,让企业应享尽享,切实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2024年以来共面向企业和基层举办各类政策宣介会10余场,累计参加企业超800家次。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级稳外贸政策,在出国参展、出口信保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政策补助,2024年共兑现外经贸、跨境电商补助超3500万元。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指导赫立经贸申报省级公共海外仓并于2024年成功获得省级公共海外仓认定,实现了我县省级公共海外仓零的突破。

二是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结合参展企业拓市场意愿,全面梳理需求较为集中的国际性展会名单,2024年将2批次39个展会纳入重点支持展会目录,全年共组织企业出境参展超350家次,兑现企业境内外参展补助1258万元。2025年持续开展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将36个展会纳入年度重点支持境内外展会目录,进一步鼓励企业继续深耕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同时大力拓展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推动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德国法兰克福展示展销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海外仓+跨境电商+境外展示展销中心”模式的拓市功能,先后组织20家企业入驻展销中心。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深化与阿里国际、中国制造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引导传统外贸、制造业企业发展跨境电商。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2024年,组织发动469家企业参加出口信用政府联保,全年全县出口信保报损案件42宗,报损金额579.9万美元,赔付10宗,赔付金额183.8万美元。2025年,已组织469家企业参加出口信用政府联保。指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国耀铝业、丹佛斯微通道2家企业获得了美国对华铝型材及铝制品反倾销调查4.91%的终裁低税率(未应诉企业税率376.85%)。

四是加强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2024年我县开展外贸企业涉外商法培训、跨境电商专项培训等10余场,依托省、市商务专业力量,邀请专业讲师,为全县企业进行外贸、跨境电商、RCEP等各方面的授课,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强政策保障、提升企业竞争力、助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企业风险防控、组织企业交流培训,不断提升我县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全县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修订完善稳外贸政策,加大出口信保、参展等支持力度。今新出台政策《海盐县支持紧固件产业转型提升实施意见(2025-2027年)》《海盐县支持智能集成家居产业转型提升实施意见(2025-2027年)》加大企业参展等拓市场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加强信息咨询、对接洽谈、对外宣传等服务,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修订完善跨境电商政策,出台《海盐县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加大在园区平台、主体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助力传统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大政策宣介,全面提升外贸企业政策知晓度,切实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对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点对点做好专业外贸人才的猎聘及输送。组织外贸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在职外贸人员的专业素养。依托嘉兴大学、嘉职院海盐学院等院校,深入推进校企交流与合作,共建外贸实训基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我县企业外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助企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千团万企”抢订单拓市场行动,全年将组织企业境外参展300家次以上,其中组织紧固件、集成家居企业赴境外抱团参展3次以上。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加强跨境电商主体梯度培育,联合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国内电商等企业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全年举办各类跨境电商培训、海外仓等资源对接活动不少于8场。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立足我县紧固件、集成家居等优势产业,通过华人螺丝网、“海智集”线上公共展示平台等垂直B2B平台,助推优势产业带出海。

四是加强企业风险防控。利用好外贸监测预警平台,加强订单异常波动企业的跟踪关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涉外商事法律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好政府、协会、企业三方联动,做好“两反一保”风险预警和案件应诉,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动应诉,提高产品竞争力。

五是组织企业交流培训。牵头搭建交流培训平台,定期举办外贸专题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资深企业家及法律顾问,分析国际市场趋势,促进经验共享与资源整合。组织企业赴境外考察,对接国际商协会、华侨企业及重点客户,实地调研市场需求,建立合作渠道。强化专业能力培训,针对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融资等问题,提供国际贸易规则、信用保险及低成本融资培训,优化企业资金管理。  

三、办理过程

1.研究建议。3月,县商务局收到该建议,即对建议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准确了解代表的意图;

2.沟通讨论。4月至5月,针对建议中的各条建议措施与有关部门对接,收集、整理相关内容,形成答复件初稿,

上门与建议者深入沟通,听取办理意见,进一步完善答复件;

3.建议办理。6月初我局起草建议办理复文,6月3日我局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上门与建议者在办理意见上进行面对面沟通与协商,征求代表意见建议;

4.建议答复。6月我局正式办理复文,并对照建议所提主要建议逐条填写《代表建议条目式答复清单》(详见附件),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建议者,完成建议办理工作。



信息来源: 县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