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307456360T/2025-79836 成文日期: 2025-06-20
文件编号: 盐市监〔2025〕47号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管局 有效性:

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32号提案的答复函


  • 发布时间:2025-06-25 15:24
  •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王卫锋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盐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面打造知识产权新高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配合,建立行刑衔接机制

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有关企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及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竞争,努力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县市场监管局坚持创新思维,联合县公安局,建立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的联合执法制度,不断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加大了对辖区内知识产权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协同保护力度。2024年,共开展相关联合执法检查23次,“雷霆1号”地理标志专项检查15次,“雷霆3号”及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专项检查9次,进一步提高我县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二)严格执法,打击知产违法犯罪

2024年,县市场监管局共结案11件知识产权类案件,累计罚没款达223.42万元。其中,浙江佳源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侵权案入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并在2024年驻华知识产权官员浙江行座谈交流介绍中使用。2024年11月,我县完成了全县假冒专利案件“零”的突破,县市场监管局办理了自2016年专利执法权下放以来首起假冒专利案件。

(三)积极调解,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2024年2月,海盐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7月开始,我县以保护中心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搭建海盐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至2024年底,平台已经初步搭建完成、人员到位并投入运营,目前已开始受理企业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质押代办、专利纠纷调解等事项。2024年8月,我县完成了一起专利侵权纠纷调解。在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的调解下,当事双方经多次沟通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专利纠纷案件的调解,拓宽了我县知识产权工作的工作面,也帮助当事人及时止损、免遭更大的损失。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2025年度海盐县“百场万企”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目前已先后在我县百步镇、于城镇、望海街道、开发区、沈荡镇、通元镇6镇(街道)举办6场,累计参会企业超300家。培训活动向企业传授知识产权基本概念,解读当前我县的知识产权有关政策,联合泰隆银行、农商银行等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宣传活动。

二是加强普法宣传力度。海盐县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出台县级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推动知识产权领域“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在“12·4”国家宪法日期间,开展“宪法进商场”“宪法进市场”活动,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覆盖面。注重典型案例的释法作用发挥,陈某超侵犯法狮龙商标专用权案件,成为全市首例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知识产权案件,该案例于2022年成功入选嘉兴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实践样本。县司法局强化产业风控建设,制定《智能集成家居(吊顶)产业风控法务指引》,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风险提示。比如,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前,须确认拟制造、销售专利产品已取得权利人许可;禁止假冒专利、不以保护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及侵害、滥用专利权的行为等。

(二)针对“加强跨部门协作与保护”,答复如下:

一是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行刑衔接机制健全完善。细化明确知识产权等违法案件移送标准,健全两部门间涉嫌犯罪线索案件、行政拘留案件的衔接及办案协作。做好行刑衔接数字化信息系统共享,完善案件双向移送,对涉刑案件线索争取做到早对接、早介入、早移交。对不构成犯罪或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公安机关及时退回市场监管部门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建立“点对点”联络员制度,双方联络员第一时间会商分析研判。建立案件情况定期通报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和配合。针对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刑衔接较为密切的重点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提前会商研判,实现全链条打击。对有证据证明涉嫌犯罪的行为人可能逃匿或者销毁证据的,公安机关同步介入,依法立案侦查。县公安局根据《关于重大及敏感涉企侵权案件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机制》,整合执法资源,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将“事后移送”转变为“同步推进”,对于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引导取证。

二是完善司法合作机制。县法院深化与南湖区人民法院协作,做好“桥梁”“纽带”工作。加强双向沟通工作,搭建沟通平台、确定专门联络员,保障与南湖区人民法院有更通畅、有效的衔接,以促进辖区知产纠纷更好解决。深化法律宣传协同,县法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安商驿站等单位、组织,共同构建“前端预防、后端解纷”服务链,特别是针对我县重点产业开展知产法治宣传,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更好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县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以强化司法裁判规则引领为核心,通过协同机制强化双向沟通、提高企业维权意识、减少企业风险点,推动县域知产生态法治化升级。

三是规范行刑反向衔接办案流程。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31日,海盐县检察院共计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94件,其中提出检察意见68件,作出行政处罚采纳率98%,实现了“刑事不诉+行政处罚”的轻罪治理模式。通过“检执联动联络室”等平台,主动与相关行政执法机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加强审查,确保行刑反向衔接罚责相当。精准审查案情,对行政违法事实构成要件、量刑情节、追责时效、管辖权等可罚性要件开展审查。听取多方意见。针对行政处罚合法性、必要性存在争议的案件,积极与行政主管部门、刑事案件承办人沟通交流。数字赋能强化监督效能,通过行刑反向衔接获取相关数据来源,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入挖掘行政违法监督线索,及时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

四是优化司法公益服务。海盐县充分深化律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在律师队伍中全面排摸知识产权领域法律人才。经排摸调动,目前有专业代理人、业务特长及有意向深耕知识产权专业的律师共计11名。同时,组建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为全县知识产权中心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等法律服务。海盐县公证处充分发挥公证职能,切实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县公证处在各镇(街)村(社区)组织公证员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巡回讲座,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时组织公证人员参加公证协会举办的各类证据保全类公证讲座和培训,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公证业务水平。同时严格规范知识产权公证办理程序。

(三)针对“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知识领域执法行动。2024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聚焦“铁拳”“亮剑”行动涉及“9+7”违法领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涉及违法领域,组织各基层所(分局)定期收集、报送相关违法行为线索,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在我县百步镇的印刷园区内开展了商标印制企业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商标印制行业秩序,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2024年以来,累计查处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4件,移送公安11件。

二是严打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县公安局主动聚焦主责主业、服务社会大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知识产权领域打击、防范、服务工作质效,持续擦亮公安优化营商环境“金名片”。2023年至今累计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5名,保护“秦燕”“南方”“友邦”“法狮龙”等20余个知名品牌企业合法权益,涉案价值超5000余万元。特别是侦办的假冒跨国名企斯蒂尔公司油锯导板案及假冒商务印书馆词典案均得到省、市相关领导批示,假冒本土企业“南方”水泥案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2021年至今已办理国家版权局督办案件8起,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打响海盐知识产权保护金名片。

(四)针对“加强企业专利申报引导”,答复如下: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盐委发〔2023〕10号)文件精神,2024年发放补贴220万元,2025年已发放补贴140余万元,后续还将发放18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与县科技局对我县科技(知识产权)奖补资金的政策进行了完善和修订,持续激励企业创新,加大核心技术研发。

二是对接专业资源。县经信局注重提升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有技术优势和出口潜力的企业进行基础性沟通引导。2024年对10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诊断咨询和对标提升。在企业有需求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完善信息共享和联合服务机制。在企业走访和服务中了解其知识产权现状和海外布局需求,注重共同推进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申报(PCT)指导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在政策层面加大知识产权相关奖补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出台《促进海盐县开放型经济稳定发展若干意见》(盐政办发〔2023〕12号),对首次获得“浙江出口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在境外注册或转让商标,给予注册或转让费用(仅限官方注册机构办证手续费用)50%的一次性补助。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培训,聚焦外贸企业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相关活动。2024年,举办广交会行前会暨知识产权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三、办理过程

1.研究建议。3月我局收到该建议,即对建议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协办单位并落实相关办理要求,4月协办单位与提案者联系并见面,准确了解提案的意图。

2.汇总意见。5月,我局汇总了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税务局和县人社局等部门的材料,梳理了协办单位的相关意见;

3.沟通讨论。5月深入了解建议背景及意见,并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深化相关内容。

4.建议办理。5月我局起草提案办理复文,征求提案者意见。

5.建议答复。6月我局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提案者,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附件:政协提案办理结果清单

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姚爱国,联系电话:0573-86120296)

附件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清单

承办单位: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案由(提案题目):关于加强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建议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

办理结果清单

1.当年完成事项

4月26日上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县委宣传部(县版权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单位,在海盐县绮园文化广场举行了第二十五届“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2.当年推动工作

海盐县“百场万企”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目前已先后在我县百步镇、于城镇、望海街道、开发区、沈荡镇、通元镇6镇(街道)举办6场,累计参会企业超300家。

3.明年待落实事项

继续开展海盐县“百场万企”知识产权培训活动。通过宣传培训,提升我县

4.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二

加强跨部门协作与保护

办理结果清单

1.当年完成事项

制定了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海盐县公安局关于建立健全行刑衔接联动执法协作机制。

2.当年推动工作

召开“铁拳”“亮剑”专项行动。开展商标印制企业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商标印制行业秩序,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

3.明年待落实事项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三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

办理结果清单

1.当年完成事项

办结知识产权案件3件,罚没款121.21万元。

2.当年推动工作

聚焦“铁拳”“亮剑”行动,重点开展知识领域执法行动。

3.明年待落实事项

继续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4.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四

加强企业专利申报引导


1.当年完成事项

5月26日下午,海盐县组织召开县质量标准提升和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完成海盐县涉外企业知识产权排摸工作,重点排查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现状、面临的侵权风险及应对措施。

2.当年推动工作

知识产权“三员”定向联系增值化服务机制全县推广实施。

3.明年待落实事项

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三员”定向联系增值化服务机制,加强企业专利申报指导。

4.不能采纳原因

补充说明(办理过程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2025年6月18日

办理实效评估类别:A类

联系人

姚爱国

联系电话

0573-86120296



信息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