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23XD/2025-79445 | 成文日期: | 2025-05-06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望海街道 | 有效性: |
葡萄架下 “趣” 分类!海盐望海解锁垃圾分类新玩法 |
||
|
||
“最美人间四月天 葡萄架下话环保。”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海盐县望海街道立足本土特色,为亲子家庭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融合环保科普、绘画创作、美食制作等丰富内容,提升辖区群众分类环保意识与分类能力。 走进海盐佳佳乐农场,四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垃圾分类盐讲员一边细心科普葡萄生长环节,一边巧妙引导:“我们要挑选出过于密集的小果,轻轻掐掉,这样其他果子就能吸收到更充足的养分,才会长得又大又甜。那么掐掉的小果我们该投进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呢?” 小朋友们踊跃举手,积极回答:“我知道!果皮、果核都是属于易腐垃圾,应该扔到绿色垃圾桶里的。”盐讲员进一步拓展生活垃圾知识:“你说得很棒,但是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果壳,例如椰子壳、榴莲壳,因为质地坚硬、难以腐烂分解,所以属于其他垃圾。”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随后,志愿者金老师向大家讲解农民画创作方式、环保理念及分类投放标准,鼓励大家结合想象描绘心中的环保家园。在金老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孩子们迫不及待拿起画笔,为心中的 垃圾分类上色。很快,一幅幅充满童趣与创意的垃圾分类环保画作诞生,色彩丰富、线条灵动,不仅展现出孩子们的创作天赋,也让他们对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听过理论知识、参与纸上点兵,接下来我们就要将理论转为实践了。”志愿者笑着拿出用果皮制成的天然色素揉成的彩色馅团,说道:“有些材料原本会被忽略,但只要动动脑筋,它们也能变成美味的‘葡萄’!” 在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将面团放进塑料模具中,不一会儿,一串串栩栩如生的 “葡萄” 就在巧手中诞生。“我的‘葡萄’是用火龙果皮染色的!”“我的是用紫薯皮染的!” 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脸上满是得意与珍惜。 此次创新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实践体验,居民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分类技巧,在创意互动中深化环保意识,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望海街道将持续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解锁垃圾分类 “魔法密码”,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