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嘉兴主场活动在海盐举行 |
||
|
||
■全媒体记者 王雅慧 本报讯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0日上午,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嘉兴主场活动暨“科学咖啡馆”活动在海盐举行,县委副书记、社工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崔加晶等出席活动。此次活动也是2025“嘉兴人才日”海盐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活动由省科协指导,市科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县科协、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省核学会承办。 活动现场,发布了科技型企业家嘉兴及海盐入库人选名单,其中海盐3名科技型企业家入选市级名单,10名科技型企业家入选县级名单。 同时发布了青年科技型企业家嘉兴及海盐入库人选名单。其中1名青年科技型企业家入选市级名单,8名青年科技型企业家入选县级名单。 活动还授牌了4家市级博士创新站并签约4家拟建站点。据了解,这些创新站将作为海盐企业的重要科技支撑,提供咨询、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等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海盐已累计建成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1家、市级7家;省级博士创新站2家、市级20家。 活动现场,核技术10大新兴产业方向建议发布,涵盖核医用同位素智造、智能核电装备、核技术跨界融合等领域。“核医学对肿瘤、癌症治疗和脑科疾病等,有非常好的治疗手段,可以达到精准诊疗和个体化医疗的目标。”浙江省核学会副理事长李林法向记者介绍,依托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能够为中国解决核药同位素领域的瓶颈问题。 活动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彼得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程玉峰,分别与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同建院士工作站。 “我们将共同建设核工程材料腐蚀实验室,在核电站应力腐蚀开裂和水化学检测技术方面展开合作研究,助推海盐‘核电小镇’建设。”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明说。 “程玉峰院士是能源管道腐蚀科学与安全工程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通过县科协的牵线搭桥,能够大大提高我们公司的科研实力。”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王涛说。 “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共同打造新动能、研发新产品、开拓新技术,并致力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及持续降低材料应用成本,扩大材料应用领域,让中达的产品向北美、欧洲市场迈进。”程玉峰说。 近年来,海盐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同时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创新站等平台作用,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支持企业家参与高层次科技交流,汇聚更多优质资源,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展新型生产力的关键人才,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激励青年人才进行创业创新,形成产学研用良好生态。”科协副主席王群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