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乡村振兴迈出“国际范” |
||
|
||
■全媒体记者 潘成豪 摄影 张北辰 本报讯 近日,“推进城乡融合,助力共同富裕”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在海盐通元镇丰义村月湖矿坑广场举行。活动以“谋矿山蝶变,探乡村共富”为主题,开展协商议事。期间,一群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代表受邀参加活动。通过聆听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的协商议事环节,进一步了解海盐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海盐的“网红”乡村,丰义村去年圈粉百万人次,是嘉兴首批乡村运营示范标杆。2017年起,该村依托“千万工程”,开启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之路,通过整合“矿坑月湖”“丰山茶园”“沙洲观鹭”等自然景观,打造了“丰义寻趣”文旅品牌。然而,在发展的道路上,丰义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景区单体强、连片弱”“产业层次较低、附加值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增加游客体验类和地方文化类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可能,让美丽风景进一步转化为美丽经济。”“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协商现场,通元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大丰山片区开发建设带动乡村共富”目标,围绕顶层设计、增收路径、长效运营三个维度,与经营主体、村民代表一起认真讨论、互动交流、建言献策。相关县级部门、通元镇有关负责人逐一回应了大家的关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协商活动前,通元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已进行了两次微协商和微调研活动。先后邀请了20余位外国留学生参与,围绕“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当天,委员们又带着来自俄罗斯、伊朗、土库曼斯坦的等国留学生一起漫步丰义村茶山,体验非遗灶头画技艺,沉浸式感受乡村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留学生们也从自身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出发,与大家展开互动交流,为乡村发展带来独特视角。 伊朗留学生波汉是一位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博主,对丰义村的环境赞不绝口:“这是我第三次来海盐,丰义村让我十分向往,如果能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吸引更多人到这里领略中国乡村之美,就能更好向世界分享中国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大家围坐在一起真诚交流,共同为村镇的发展出谋划策,这种氛围让我印象深刻。”俄罗斯留学生袁违星对当天的活动十分感兴趣:“当地的茶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很有吸引力。聆听这场协商活动,我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准备将这种促进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方式推荐给更多俄罗斯朋友。” 去年,海盐与高校共建国际学生“乡村课堂”,邀请外国留学生来盐,深度感受海盐民俗文化、农耕传统等,沉浸式体验乡村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截至目前,“乡村课堂”已开展10余次活动,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留学生参与。今年,县政协探索邀请外籍人士走进“民生议事堂”,通过与高校共建国际学生“乡村课堂”项目等方式,为乡村发展寻找新视角,为进一步讲好中国式协商民主故事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天落表示,国际学生“乡村课堂”与“民生议事堂”的结合具有多重意义:“在高校教学层面,能让中外学生带着专业思考深入基层调研实践;在文化传播方面,可策划更多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助力海盐走向世界;在乡村发展维度,留学生的参与有望带来新思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文化交流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