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4400/2025-79428 | 成文日期: | 2025-04-30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
发布机构: | 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 有效性: |
《海盐县澉浦镇 3304240810(茶院村乡村单元)村庄规划》批前公告 |
|||||||||||||||||||||||||||||||||||||||||||||||||||||||||||||||||||||||||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空间规划条例》有关条文的规定《海盐县澉浦镇3304240810(茶院村乡村单元)村庄规划》经前期调查、论证、研究,已进入规划编制成果完善、报批阶段。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在规划报送审批之前,我镇将规划草案在海盐县门户网站、澉浦镇公示栏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5月29日,共计30天。在此期间,欢迎广大市(村)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反馈。 联系电话:86565218 通讯地址:海盐县澉浦镇南浦路685号 澉浦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30日 一、规划范围 东至保山村、南至六忠村、六里村、西至海宁市袁花镇、北至通元镇。规划面积约 484.66 公顷。 二、目标定位 1.村庄定位 围绕“禅意硒园·养心茶院”的总体定位,将茶院村乡村单元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共富典范,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乡村治理的智慧样板。 2.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至2035年,茶院村乡村单元户籍人口2849人。 (2)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茶院村乡村单元总建设用地规模100.21公顷。 3.规划指标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保有量240.53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9.51公顷。 三、用地布局 规划范围内,非建设用地面积为385.85公顷,占单元总用地面积的79.61%;建设用地面积为100.21公顷,占单元总用地面积的20.39%。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4.01公顷,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8.34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7.85公顷。 四、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布局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管理及综合服务设施:规划保留现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治理中心(警务室治安联防站),新建村游客服务接待中心,规划村级行政管理及综合服务设施1.88公顷。 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保留单元范围内的卫生服务站,位于村委东侧,用地面积0.05公顷。 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保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全民健身设施,位于长南路东侧,临近嘉南线,用地总面积0.67公顷。 4、农村服务设施:规划保留农村电商服务站、邮政、电信、储蓄等代办点(快递服务站);规划新建一处便民超市,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西侧。 (二)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形成“县道、乡道、村庄干路、村庄支路”道路体系。 (1)县道:即嘉南线、南王线、海盐西部通道,规划进一步引导沿线景观环境提升。 (2)乡道:即茶院路、长南路、金平北路,红线宽度约6-7米。 (3)村庄干路:成树枝状结构,包括夹北路、保六路,红线宽度约4-6米。 (4)村庄支路:成枝状与村庄干路相连,主要为伸入各农居点的道路。 (三)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保留磨子桥、金粟寺、嘉南佳苑、茶院村站共4处公交站点,经过线路包括176路、K203路、K213路、K233路共4条线路。 (四)静态交通规划 规划保留游客服务接待中心、金粟寺东侧、文化礼堂、佛后墩村共4处停车场,规划结合嘉南佳苑、金粟寺各分别增设1处停车场。 五、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 规划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通过整合零散耕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耕地集中连片率与建设用地集约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配套工程,提升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废弃矿山等,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整治村庄公共空间,打造地域特色风貌。 以土地整治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培育新业态,带动农民参与产业项目,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乡村风貌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六、历史文化保护 茶院村乡村单元范围内共有2处县级文物保护点(重建金粟寺碑、通宝桥),2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沈家桥、长河万年桥)。 1、重建金粟寺碑:县级文物保护点,对其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建筑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有特殊建设需要的,必须保证文物建筑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2、通宝桥:县级文物保护点,对其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建筑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有特殊建设需要的,必须保证文物建筑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3、沈家桥、长河万年桥: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禁擅自拆改,如其升级为文物保护单位,则按升级后的级别进行保护。 七、近期建设项目与实施保障 本次规划需落实的近期项目如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