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秀水社区赋能“家有好邻”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 发布时间: 2025- 04- 18 08: 44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王灵 张磊

在海盐县武原街道保障性住房集中区域——秀水社区,汇聚着1546套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老年人口占比超20%,特殊弱势群体聚居特征显著。面对老龄化突出、民生需求多元的治理课题,武原街道秀水社区依托睦邻客厅服务平台,创新打造“在水一方·家有好邻”治理品牌,通过“需求精准锚定、资源立体整合、服务温情渗透”的协同机制,构建起社区建设的创新范式,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hyxw0418003_001_01_b.jpg

精准洞察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

秀水社区以“家有好邻”为社区治理重要纽带,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精细化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2025年1月,该社区完成秀水花苑小区市级“宁静小区”建设并通过验收,通过精准降噪行动,将居民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图景。“守护居民睡眠质量就是守护民生幸福感。”秀水社区书记韩李雯表示。

据悉,多年来该社区持续发挥社会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立足居民实际需求,以精准化服务为导向,持续深化“需求洞察-资源整合-服务落地”工作机制,为辖区居民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生活共同体。针对银龄群体多元化需求,社区创新构建“三堂”服务体系:依托“厅堂”开展健康监测、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借助“学堂”组织智能手机培训、书画交流等文化活动;通过“饭堂”提供助餐配送关爱服务,形成覆盖生活照料、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的多维支持网络。每月固定开展“五个一”温情行动,组织志愿者为特殊群体提供“敲一次门”“送一次陪伴”“打扫一次卫生”“理一次发”“拍一张合照”上门服务,累计服务已达159次。

在深化基础服务的同时,社区充分利用睦邻客厅平台优势,链接社会资源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联合专业机构定期开展老年人眼部健康检测;协同燃气公司入户排查燃气安全隐患,切实筑牢居家安全防线。

培育社会力量,构建睦邻生态圈

在秀水社区,活跃着一支由20名辖区热心居民组成的“暖巢服务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通过日常探访、关爱帮扶,成为独居老人和弱势群体的“贴心人”,也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暖心桥梁。

社区的独居老人唐芙蓉说起“暖巢服务队”时满怀感激:“多亏了他们,我才熬过那么艰难的日子。”

原来早在年初时,唐芙蓉就因滑倒受伤,但因独居的缘故未及时就医。对门的周小妹是“暖巢服务队”的成员,她发现老邻居已多日未出门后,立即联系社区将其送医。在唐芙蓉住院以及居家休养期间,周小妹与队员们轮流送餐陪护,直至老人痊愈。

“暖巢服务队”中还有不少像周小妹一样的“热心肠”——“楼道老娘舅”朱大全,他巧用“听、议、办、评”四步工作法,成功化解邻里纠纷58起;“热心蓝骑士”黄金英,带动身边居民60余人次参与关爱帮扶、爱心陪伴等服务。

这支源于邻里互助的草根团队,经过近四年发展,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2025年2月,武原街道还为其颁发了聘书。接过证书的队员黄金英笑言:“现在我们可是持证上岗的正规军!”

据韩李雯介绍,秀水社区依托睦邻客厅,建立“发现骨干-专项培训-项目实践-品牌塑造”的四步孵化机制,目前已培育出“暖巢服务队”“党员妈妈巾帼志愿者协会”等19个社会组织。这些组织突破传统服务边界,通过“邻里情、邻里帮、邻里亲”的服务模式,让守望相助的温情在楼道间流动。

联动多元主体,激发社区内生力

秀水社区睦邻客厅近年来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党建联建·共享多赢”机制,与核园党支部、共建单位形成多方联动格局,实现阵地资源高效整合,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近三年来,秀水社区携同各共建单位为辖区保障房居民开启了一场居住体验的深刻变革。2022年中旬,秀水社区启动县域首个公租房电梯加装工程,历时半年完成8台电梯建设,惠及150户家庭,彻底打破他们“爬楼难”的生活窘境。

在电梯工程取得突破后,经各联建单位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秀水社区相继推进智能门锁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升级、厨卫空间隔断优化等民生项目,切实满足保障房小区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

据了解,秀水社区辖区内2857套住房中经济适用房达1546套,占比54.1%。“保障房治理和特殊群体民生服务始终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睦邻客厅平台,我们有效整合多元主体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确保各项惠民工程精准落地。未来,秀水社区将继续探索‘在水一方·家有好邻'保障房治理新模式,通过党建赋能、资源整合、服务升级,把惠民实事做深做实,持续提升保障房居民幸福指数。”韩李雯表示。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