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职业教育中心

李俊

  •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23: 29
  • 信息来源: 海盐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单位名称海盐职业教育中心法定代表人李俊
住所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枣园西路618号
开办资金(万元)132384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125269.68期末数(万元)140514.71
宗旨和业务范围培养中技生以上学历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数控、机械、电子、汽修等学科中技以上学历教育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2458778670X8举办单位海盐县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盐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章程情况学校以章程为依法自主办学的总依据和管理的总宪章,切实依照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进一步完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加快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校步伐,为清廉学校建设创造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通过进一步细化学校领导班子各自职责,建立健全党组织和行政的沟通协调机制。建有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和家委会等治理组织,在工作推进中,逐步形成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的工作格局。2.具体业务活动学校已迈出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步伐,领导班子紧扣“保障、变革、深化、探索”四大要点,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进展。铸魂强基,夯实学校治理体系。面对合并带来的管理挑战,学校依据新办学规模和特点,自下半年起实施中心制与学部制管理,设立五大服务中心和四个学部,整合原有处室职能,强化学部管理,缩短管理链条,加速信息传递,提升执行力。同时做好管理体系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为争创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现代化学校打好基础。育才汇智,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学校秉持科研引领、师资保障、以竞赛突破的工作理念,构建包容、互动、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从中心、学部、学科多维度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课堂;重组科研核心团队,加速推进项目研究团队建设,集中攻克特色科研项目;开展深度校本研修活动,形成“进阶式”帮扶体系,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教师在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守正创新,铸就特色德育品牌。学校持续深化生涯教育、扬长教育。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大挑战。针对工作中的痛点与难点,精心策划专项培训,剖析典型案例,分享优秀经验,促进班主任队伍成长;着力打造系列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文体潜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文化艺术节,师生在各类比赛中斩获多项大奖。韧链强群,畅通学生成才通道。学校紧密结合县域实际,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助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精准适配。首次尝试按照普职融通、冲本实验、中高一体、技能特长四大类招生;首次实现普职融通班按照专业方向编班招生;首次试点区域一体化专业招生。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借学校体制调整的契机,重新组建“海盐职教中心产教融合联盟”。在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申报中,两个项目成功获批。布局谋篇,探索督导创建路径。学校领导班子勇于接受新考验,积极谋划新发展,通过开放合作办学的方式,旨在实现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双向流通与共享,为创建现代化学校、打造职教品牌精心布局、科学谋划。下半年,学校将以小微专项检查调研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制度,持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推动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主要社会效益在嘉兴市第十九届技能节,学校斩获10枚金牌、23枚银牌、31枚铜牌,84人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有7项课题获嘉兴市教学成果,3项案例入选省市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173名教师获浙江省职业教育“双师型”证书,占专业教师的91%。5名教师获国家级奖项,10名教师获省级奖项,张玉琴、丁秋冬老师荣获县“十佳班主任”称号。在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申报中,获批2个市级基地项目、3个县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培训竞赛认定三位一体,完成29个培训项目,培训2256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校合并后,学校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规模扩大使管理压力增大。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影响中心管理效能,需要不断加大管理针对性与精细化程度,尤其是学生管理方面。二是师生融合存在适应性过程。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短期内仍存,需通过硬件的全面整合,软件的无缝对接,在人心情感层面深度融合。三是学生多元发展通道尚未完善。亟须我们主动谋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的布局和策略,提升学校的关键办学能力。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统筹谋划,积极申报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按照2025年创建省现代化学校的总体要求,对照创建指标,查漏补缺,制定针对性创建工作方案,并全面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二是贯通融合,深化县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前,我校与嘉职院已开展7个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4个专业在海盐学院就读,2025年拟新增2~3个合作专业继续推进。三是多元成长,探索职普融通综合班新样态。秉持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人才共育、学籍互认理念,持续探索职普融通班培养模式,完善普职人才培养机制。四是搭建平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谋划成立海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开发课程体系,强化双师型队伍,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传承优势、聚焦特色、服务区域、对接产业”的思路,逐步构建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等环环链接的职教发展新格局。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3月27日,根据中共海盐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海盐职业教育中心等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盐编﹝2024﹞32号),海盐县商贸学校与海盐县理工学校合并,合并后机构更名为海盐职业教育中心。根据《细则》规定于2024年6月13日申请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6月17日申请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嘉兴市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平安2022-2024嘉兴市教研课基地;2023年度嘉兴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2024年度嘉兴市模具行业十佳理事单位;2024年嘉兴市中小学艺术节组织贡献奖;2023年度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海盐县商贸学校2023年海盐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先进集体;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三届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智能财税方向)最佳组织奖;红色名片优秀党建品牌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信息来源: 海盐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