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

姜孝强

  •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23: 24
  • 信息来源: 海盐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单位名称海盐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姜孝强
住所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海兴中路118号
开办资金(万元)5.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做好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出租房屋和居住证管理以及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应用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246702752307举办单位海盐县公安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海盐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履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职责,以“精准服务、精细管理”为目标,扎实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举措,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截至12月31日,我县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总数为21.72万人,同比增长10%。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强化重点攻坚,提升流动人口基础管理水平。一是全力聚焦自主申报。以提升全县自主申报“三率”为总抓手,对全县范围内物业小区、农村自建房、公寓楼宇、企业单位、建筑工地、沿街商铺、人力资源(中介)等张贴“自主申报二维码”,累计5万余张。按照“谁用工、谁申报,谁出租、谁申报”原则,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签订治安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企业、物业、房东等管理主体自主申报责任。根据各辖区流动人口分布实际情况,打造各类场景化建设项目,通过LED大屏、宣传栏等醒目位置投放自主申报宣传内容,提高流动人口自主申报意识。二是创新推广“警小微”。依托县局“警小微”云端警务应用,通过添加党政干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及流动人口,按照平台内设置好的居民类别、工作单位、特殊行业等大类进行备注,以村社、小区为基础单元,以行业、单位等为细化单元,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备注,根据居住登记、办证、参保、就学等各类不同地点和需求进行组建微信群组,线上线下常态化进行宣传和咨询解答,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目前累计对流动人口信息备注17万余次,组建流动人口微信群45个,回复问题咨询400余次,及时解决流动人口困难。三是数据赋能流口管理。充分运用防控治理集成应用中“全市赋能”“防控治理中心”预警模块,对预警数据中的疑似未登记、未注销流动人口开展“电话核、实地查”,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和推送,用精准的数据为流动人口登记管理赋能增效。累计下发预警数据29304条,核查反馈率98.2%,通过预警数据登记9310人,注销5987人,发布周通报42期,月通报10期,流动人口登记率98.9%,信息准确率97.4%。(二)落实服务举措,增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力度。一是统筹开展“9+1”主题活动。按照“既定+自定”要求,围绕流动人口求职就业、技能提升、法制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凝聚妇联、人社、总工会、政法委等单位合力,提前部署,制定方案,按月开展“就业保障、关爱女性、志愿服务、护苗防范、红色教育、守护‘小候鸟’、敬老爱老、平安宣传”等主题活动10次,以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主动向前服务,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流动人口群体“留盐爱盐”的主动意愿。二是协同推进公共服务同享共享。联合县住建局、医保局、人社局、卫健局等职能单位开展公共服务活动,推进流动人口进一步享受住房、就医、参保、社会保障等权益。2024年,全县共受理9800余名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参加海盐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受理638户,1381名流动人口申请住房补贴,落实专人每季度对各镇(街道)申请人员进行核查反馈,不满足申领条件的及时取消,确保住房补贴发放规范。依托县局“警小优”政务智能客服微信端,梳理汇总关于流动人口办证、政策咨询、信息登记等方面需求,为群众提供“7+24”全天候的政务服务咨询,进一步拓宽业务办理渠道和延长服务时间。2024年,我县受理居住证办理4336张,累计45598名流动人口持浙江省居住证。三是高效推进积分入学管理工作。联合县教育局、各镇(街道)组织开展窗口工作人员专题培训,梳理历年典型问题和解决对策,制定详细完备的办事指南,提高工作人员业务办理能力和效率。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及时推送积分入学信息,组织民警、辅警、流动人口协管员等深入企业、出租房,对有需求的流动人口“一对一”开展积分入学实地宣传,强化效果。今年我县共受理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申请2604人,100%全额保障顺利入学。二、特色亮点工作及成效管理方面:联合多部门在西塘桥街道创新推出“星级挂牌”出租房屋管理模式,通过督促村社区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相关二房东管理积极性,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租住信息登记制度,联合村社区、消防、城管、物业、网格员等力量协同管理等工作举措,打破出租房屋多头管理、重复整改等乱象,全面掌握房东、租客信息,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确保居住环境安全和租房人员信息准确清楚,实现“出租人放心、承租人安心、责任人省心”。截至目前共“星级挂牌”出租房屋150套,累计排查隐患400余处,查处违反流动人口居住登记876起、违反房屋出租登记2起,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率100%。服务方面:积极承接《浙江省居住证》互认转换试点工作,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全市率先实施《浙江省居住证》互认制度改革,并将其纳入我县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严格履行走访调研、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等工作程序,积极向县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会商研究,有条不紊推动居住证互认工作,以规范性文件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向社会公布实施。联合海盐发布、海盐新闻、嘉兴日报、海盐公安、海盐新居民等网络、报纸、新媒体各种平台同步进行宣传解读。多次组织窗口业务工作人员以及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开展居住互认培训,提升业务办理能力和水平。截至12月31日,我县劳动年龄段流动人口16.7万,同比增加2万余人,办理流动人口居住互认业务418件,流动人口落户2784件,及时解决流动人口异地就医、子女就学等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有效吸引流动人口流入我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我县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同比增加13878人,其中西塘桥街道增加7611人,占到全县增加总量的54.8%,是全县唯一出现流动人口倒挂的街道。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入导致协管员配备不达标,工作量猛增,出现居住登记不规范、信息核查不及时、底数掌握不精准、矛盾纠纷多发等问题,给基层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下一步打算(一)进一步落实流动人口管理举措。一是推进“乡亲大走访”协同共治模式。积极对接县委组织部、县委社工部等8个职能部门,按照“统筹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加强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健全多跨协同、数智互联等工作机制,用“乡音”唱好四治融合主旋律,助力提升流动人口“幸福指数”,确保“乡亲大走访”行动落地见效。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一批政治素质硬、群众基础好、参与意识高、工作能力强的流动人口志愿者,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亲大走访队伍,积极构建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和社会组织及群众参与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协同共治机制。二是做细做实自主申报。线上依托“全市赋能”“防控治理集成应用”“警小微”云端警务应用等线上平台,点对点转发宣传内容、申报码,引导新来盐流动人口开展自主申报。线下结合“平安书记”“百万警进千万家”及流动人口专项行动等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现场授课、张贴自主申报二维码等形式,对企业、工地、小区、商铺等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工作区、居住区和流动区进行线下全覆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进一步宣传自主申报专项工作,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扫码”。(二)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一是提升流动人口精神文化内涵。结合每年各类重大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比如中小学生征文比赛、职工乒乓球比赛、歌舞才艺大赛、送戏进驿站等各类文体活动,鼓励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吸引社会组织的参与,共同营造良好氛围,丰富我县的流动人口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提高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力度。强化与教育、妇联、民政、住建、卫健、司法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协同合作,整合全县公共服务资源,制定惠及流动人口教育、就业、就医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未成年学生、困难家庭等帮扶救助机制,落实各项服务举措,拓宽服务渠道,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让他们安心放心舒心地留在我县。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信息来源: 海盐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