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408L/2025-77273 | 成文日期: | 2025-03-27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沈荡镇 | 有效性: |
盐途阅见丨书香春日,跟着余华文学地图寻踪古镇沈荡 |
||
|
||
人间三月天,读书正当时!,“涵芬走读·盐途阅见”带着春天的气息,开启了今年的首场走读活动——“醉美沈荡 文学寻踪:走读余华文学地图(沈荡篇)”!20对亲子读者跟随浙江省优秀阅读推广人、嘉兴市新联会理事周伟达老师的脚步,踏上了这场文学与历史的奇妙之旅,一同感受这座千年老镇的文化魅力。 走读第一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沈荡大桥。相信看过余华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因为这是书中“北荡桥”的原型。 站在桥上聆听周老师的讲解,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余华老师作品中的世界,既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又能领略到沈荡千年的文化底蕴。 提到余华文学作品,沈荡老街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余华味”的地方之一!《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胜利饭店,便是走读的第二站。还记得那盘炒猪肝和二两温黄酒吗?这是许三观卖血后对自己的“奖赏”,也是那个时代苦难的缩影。来到胜利饭店,就像走进了余华笔下的乡土世界,那份厚重与温情,已经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上午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张元济图书馆沈荡分馆,和周老师来了一场关于余华作品与沈荡历史的深度对话。周老师不仅揭秘了余华80与90年代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区别,还分享了余华老师日常生活中的趣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多元的作家形象。原来,文学大师也有如此接地气的一面。 下午的走读行程,由沈荡谷仓开启第一站。这个始建于1955年的青砖仓库,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精神粮仓”。 走进“构想几何·谷仓书店”,满墙的余华作品与不同种类的书籍,让书香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灵。老粮仓与新文化的碰撞,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 余华作品中屡次提到的黄酒,你知道产自哪吗?没错!就是来自沈荡酿造厂。作为沈荡的文化地标与海盐的百年老字号,沈荡酿造厂也是此次走读的必经打卡之地。作为海盐最知名的企业之一,沈荡黄酒与沈荡酱油是许多海盐人的乡愁所系,余华老师、“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都是沈荡黄酒的忠实粉丝。 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卫华亲自带领读者们走进酿造车间、地下酒窖,近距离感受黄酒与酱油的酿造过程。沈荡酿造的百年历史,传承的不仅是非遗技艺,也是沈荡与海盐的文化脉络。 行走在余华笔尖流淌的江南水乡,与沈荡深厚的历史一起共振。真正的文化地标,永远生长在人们与土地相系的呼吸之间,它们承载着地域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和心灵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