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红利”成海盐企业发展“关键秘钥” |
||
|
||
■全媒体记者 沈昕怡 本报讯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海盐坚持以质量强县为“主引擎”,做强质量发展政策服务、做优质量提升培育服务、放大质量标杆示范效应,构建起“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的为企增值质量服务新模式,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在位于秦山大道100号的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马不停蹄地对一批五金产品开展细致检测与调试。顺利的话,今年5月,这批产品将陆续发往欧美等地,用于当地的轨道交通和电缆桥架的建设。 去年11月,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实力,成功斩获“县政府质量奖”这一殊荣。回顾申奖历程,公司销售总监黄其良感慨颇深:“此前,我们多次申报该奖项,但都与最终荣誉失之交臂。去年,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们在申报过程中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对我们帮助特别大。” 据了解,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五金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FM与UL认证’则成为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钥匙。“当时公司特地组建了专业的研发与检测团队,同时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检测仪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才成功获得这两项认证,并将产品销售至海外。”黄其良表示。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的严苛标准下,仅获得这两项认证还远远不够。“此前,我们接到来自英国客户的订单,但对方并未明确告知含碳量、拉力、扭力等具体检测要求,团队只能不断研究英国企业对于五金行业的产品要求。”黄其良告诉记者,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企业对国际市场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2024年,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2.1亿,同比增长5%。今年,公司生产形势良好,目前订单已排至6月份。黄其良透露:“接下来,我们新研制的弹簧钢即将上市,研发过程中,我们通过提高效率,将原来的6道工艺改进为2道工艺,产生的废料还能通过技术转化,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 县政府质量奖是海盐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旨在引导、激励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追求卓越绩效,示范带动高质量发展。除了连翔五金,同样是海盐高新技术企业的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也摘此殊荣。 “我们的产品都有专属‘身份证’,扫一扫就能看到它的用料配比。”近年来,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透明的品质管控之路。据悉,该公司是一家集建筑工业化研发、设计,制造运输、装配安装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科技型企业,其预制构件凭借高效、环保、节能等显著优势,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建筑行业不同,我们建筑施工就像大型现场‘拼图’游戏。一块块在工厂预先生产好的构件被运送至指定位置,施工人员像拼积木一样,将它们有序组装、搭建起建筑的主体。”该公司副总经理沈秋良表示,通过组装施工的形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因现场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为此,在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下,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打造PCMES数字化工厂,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工作信息的进行实时录入,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生产环节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更为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质量追溯以及效率提升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发展至今,该公司已累计服务项目180个以上,落地上海首个超低能耗超8万平方米项目,且连续三年都是上海市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综合实力A类第一名。“获得2024年海盐县政府质量奖,是对公司多年来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肯定,这既是肯定又是动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满足城市建设中对空间高效利用的需求。”沈秋良表示。 截至目前,共有42家企业获得海盐县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接下来,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通过监督检查、监督抽查、专项整治、质量帮扶等措施,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