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408L/2025-00626 | 成文日期: | 2025-02-06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沈荡镇 | 有效性: |
亮特色 谱新篇 特色党建品牌这样打造 |
||
|
||
董司村 品牌名称:“董”心365° 村情简介:董司村位于沈荡镇西北部,西与百步镇五丰村交界,东、南与本镇横泾村相邻,北与尤甪村相连。由原董司村、丰联村合并而来,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承包组17个,村民616户,户籍人口2050人。村成立党委,下设4个网格党支部,现有党员104名。村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为稻虾养殖、葡萄种植。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250.08万元。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引领型社区等荣誉。 推进情况: 组建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组建“董先锋”、“廉董力”等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共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老干部、老党员、退伍老兵、致富带头人等70余名热心人参与,并根据其职业、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立宣教、维权、调解、维修、帮扶、代办等服务岗位20余个,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2024年以来,已开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得到广大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 畅通反馈渠道,延伸服务触角。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服务清单,形成“群众点单、‘两委’接单”服务模式,解决群众烦心事31件;开设“书记接待日”,变群众问事为书记接待,变固定接访为多元接访。“书记接待日”开展以来,共接待群众92次,其中79个事件当场解决,13个事件报相关部门协调化解,取得显著成效。以“线上+线下”方式抓实民意收集,实现服务智能化、高效化。通过设立民情民意收集箱、热线电话、监察联络点、人大联络站,并运用微信群、“魅力董司”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延伸服务触角,确保村民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共收集意见建议85条,协商处置84件,开展上门服务36次。 创新服务方式,展现品牌特色。搭建议事协商平台,依托“1+3+N”网格连心制度,每月入户“敲门问事”,多方收集梳理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基层和群众“心连心”。在村党委带领下,组成“1+7+X”议事主体,共议村中大小事。根据议题内容,因地制宜确定不同范围、不同方式议事类型,把议事会开到村民身边。今年已成功举办“小巷议事”“麻浜议事”“板凳议事”大大小小1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35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0余个。 未来展望:“董”心365°,困难就找吾,“董”心365°,助困解忧愁。接下来,董司村将继续深化“‘董’心365°”服务品牌建设,根据群众需求变化,不断完善服务清单,让“‘董’心365°”成为董司村的一张亮丽金名片。 沈荡社区 品牌名称:幸福“合伙人” 村情简介:沈荡社区位于沈荡镇中心位置,东至镇东路,南至宋坡路,西至西小街,北至永庆路。社区区域面积2.89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2315人,1201户,常住人口4682人。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6个网格党支部,现有党员105名。近年来,沈荡社区以绿色社区、文明社区、法制社区、现代社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为载体,深入实施社区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先后获得省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社区、省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 推进情况: 优化物业“合伙人”服务机制。社区党总支牵头,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委会主动融入小区治理,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委会、社区党组织难题共解、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健全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商机制,围绕社区建设、困难帮扶、矛盾调解等重大事项开展协商,培育尚品公馆、百合园2个“红色物业”示范项目,成功建成百合园“养老驿站”;组建“红色联盟小组”,举办“书记有约”活动5场,收集居民诉求20余件;搭建“邻里议事会议”平台,解决电瓶车充电、道路破损、绿化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问题50余件,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建立部门“合伙人”响应机制。整合辖区学校、派出所、供电所、社工站、卫生院等共建单位资源,根据社区合伙人的不同主体形式以及合作内容,建立三种合作模式。与沈荡派出所 、沈荡中学签订共建协议书,建立协议式合作,发挥社区民警、学校老师资源优势,合力解决留守儿童、邻里纠纷等问题29件;与社工站、供电所建立自发式合作,组建“多彩四季”等志愿服务队,自发性参与社区秩序维护、开展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与沈荡卫生院、结对企业建立点单式合作,针对社区内有特殊困难和需求的居民群体,定制服务清单,由卫生院、结对企业点对点认领,提供心理咨询、义剪义诊、走访慰问等服务42次。 创新公益“合伙人”参与机制。积极推动新业态新就业、流动党员、新居民等群体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发挥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移动探头”优势,组建“善治新星”志愿服务队;依托新居民、流动党员对第二故乡的独特感情,鼓励他们加入朝阳志愿服务队;利用社区土著居民对辖区熟悉度,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引导他们当好社情民意“收集员”、文明城市“宣传员”、基层治理“监督员”,扩充社区治理幸福“合伙人”队伍,有力解决一批社区治理中“看不见”的难题37件。 未来展望:接下来,沈荡社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吸纳更多“合伙人”加入社区治理工作中,多视角、多维度、全方面破解基层治理“疑难杂症”,让居民生活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