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125C/2025-00565 | 成文日期: | 2025-02-25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海盐县科学技术局 | 有效性: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 |
||
|
||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2024年以来,海盐县科学技术局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制胜,狠抓“创新深化”“315”工程和“三支队伍”建设,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县域创新能力获新提升。 2024年,创新指数进步位次全省第9,技术创新指数全省第5,转型升级指数全省第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省第4,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全省第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秦山核电、恒锋工具获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现零的突破;创新深化、“315”工程在全市综合评比中获特等奖。 科技创新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核心要素,处于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24年,海盐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成绩斐然。 在聚焦关键,谋篇布局新兴产业方面,海盐重点布局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新兴赛道,推进海盐“千亩千亿”核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加速集聚。立足省级核电关联高新园区,加快推进同位素产业发展,突出科技赋能,全力创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个同位素项目获省“尖兵领雁”项目立项。 在技术攻关,项目驱动科产融通方面,海盐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项目支撑、攻关机制积极引导创新主体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实现国家级科技项目破零;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项目;青莲公司一项目列入省级农业科技项目,获省补资金2500万元,为全省农业领域唯一科技企业。 在靶向发力,打通成果转化链路方面,海盐健全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常态化组织企业与高校对接活动,7项科技成果获评省部级奖项,数量创历史新高,2项成果入选市重大科技成果。深入研究本地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围绕产业链开展补链、强链精准招商,招引科创项目8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54个。 2025年,县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创新海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推进教科人一体化。精心优化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架构,增强科技政策与教育、人才政策的协同效应。积极谋划并推动新一轮科技政策的迭代升级,精准发力,为我县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更适配的政策支持。 深耕科产融通创新。围绕科产融合、创新平台搭建以及高端人才引育,集中力量破难攻坚,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破零行动”,力争实现省级创新联合体破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破零、市级创新人才破零,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3.1%。 创新主体培大育强。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协助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其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行稳致远,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技术交易额均超百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保持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