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272X/2025-00550 成文日期: 2025-01-21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
发布机构: 通元镇 有效性:

乡村文体活动出圈,让乡村振兴有了新路径


  • 发布时间:2025-01-21 10:07
  • 信息来源:通元镇
  • 浏览次数:
  • 打印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通元,非常惊喜,以后还会常来。”来自秀洲区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钱乾开心地告诉记者。近日,2025通元镇“通途逐梦,元气满山”迎新跑暨嘉兴市首届乡村健康跑系列活动海盐站顺利举行,30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跑为媒齐聚通元,其中不乏像钱乾一样的首次到访者。

因为一场活动,爱上一方水土,这是当地依托文体活动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盐县通元镇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切入口,深度融合农文旅体产业发展,不仅拓展了乡村的产业边界,更以文化为魂、旅游为媒、体育为趣,奏响了新时代农文旅体产业共生共荣的辉煌乐章。2024年,全镇游客接待量达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打头阵”

“我喜欢农村的风景,也喜欢城市的便利。通元的美丽乡村兼具这两样优点!”钱乾笑着说。健康跑活动当天,他开了辆电动汽车来通元参加健康跑活动,由于电量不足,一路提心吊胆。“我本来还担心乡下没地方充电,没想到雪水港村里建了这么多公共充电桩啊,比城里还方便!”

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通元镇深谙此道,这些年不断在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上发力,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健康跑活动的线路正是依托一条新建成的环山公路设计的。”海盐县通元镇应急救援队教导员倪永兵说。据了解,环大丰山农村公路全长4.3公里,不仅将环大丰山的道路全部贯通,还沿着丰山矿坑新建了道路,将原来被封藏起来的矿坑美景,以360度视角呈现在游客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大家跑得安全又尽兴,海盐县通元镇应急救援队还特地组织队员,在尚未开发的银山、马鞍山上开出了一条跑山通道。这不仅为本次健康跑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还为接下来的设施完善和旅游开发打下了基础。

增强地方文化“吸引力”

“来尝尝自家酿的米酒咯。”在健康跑活动现场的农产品展示区,雪水港村的米酒酿制达人沈均明正在展示他的手艺。雪水港村酿制米酒的技艺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本次展示也吸引了不少跑友们的注意,纷纷驻足询问。

“我们正在何佳桥打造雪水港非遗文化共富驿站示范项目,这个月就能竣工,到时会为村民提供酿酒、灶头画、木作等特色非遗展示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共富驿站。”雪水港村党总支书记潜利民说。

发展乡村文旅,保护乡村文化是前提。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人从乡村来到城市工作,埋藏在心底的那份乡愁,转化为回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直接驱动力。而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而言,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成为去乡村的重要理由。这种“不一样”,正来自于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基于此,通元镇不断发掘保护本地文化,锻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嘉兴市青少年美术创意(灶头画)大赛、长三角“茶香丰义”茶艺师技能邀请赛……一个个基于当地非遗文化举办的活动,不仅擦亮了当地文化“金名片,还赢得了不少拥趸。

打造乡旅品牌“金口碑”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活动当天,网友“琪格格”在小红书上如是发表自己参与本次健康跑活动的心得。她参加的专业组线路串联雪水港村、丰义村及丰山村的核心景点,每张照片都风景优美,而每个村庄又美得各有千秋。当前,这条分享的点击量已经过万。

而这并不是通元第一次站上农文旅融合的“点赞榜”。在流量社会,群众性文体活动可以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也可以将“流量”转化为难能可贵的发展契机。

“不仅山清水秀,还能吃能玩能唱,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去年夏天,65岁的上海游客沈甜珍对2024海盐“丰义·寻趣”晚风生活季赞不绝口。这场文旅盛会结合音乐节、非遗传承、户外定向等多元活动,打造出独特的时尚康养体验,日均吸引游客超万人,银发游客占比近1/3。而沈甜珍之所以来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上海“旅居圈”里有人登上了丰义“我们的村晚”的大舞台,“我们都热爱文艺,愿意给乡亲们一起表演节目。”

通元镇紧抓文旅新质生产力,结合非遗传统文化,充实多元康养内涵,举办脱口秀之夜、“想唱就唱的秋天”音乐周、五一“来丰义踩坑”系列活动,向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不竭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创造力。


信息来源: 通元镇